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发展规划

湖北宜昌2007年水产工作工作重点

日期:2007-01-29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2007年,宜昌水产将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水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优势、加工流通企业为依托,以水产品基地为基础,以两江库区出口创汇渔业产业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配套基地建设力度,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提升档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搞好资源与环境保护,实现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市水产品总量计划完成14.6万吨,增幅超过8%以上,实现渔业总产值14.2亿元,增幅超过7.8%,优质水产品比重达到75%,水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18元以上。

  —、巩固提高两江库区出口创汇渔业

  1、严格按照科学规划控制清江、长江两大库区的网箱发展规模。合理布局,决不能因发展规模过大而影响环境和水产品品质,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实行申报审批、划定水域、控制规模、办证经营的制度。坚决拆除无证经营的网箱,确保清江库区网箱面积控制在30万平方米内,清江鱼回鱼产量规模控制在1.5-2万吨。

  2、加大宜都长阳两个省级板块基地的建设力度。走提高品质争创效益的路子,着力抓好出口创汇主导品种鱼回鱼苗种基地的升级改造,改善繁殖设施和幼苗培育设施,力争鱼回鱼苗种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尾以上。同时要推广清江库区网箱养殖户的标准化生产经验,建立养殖日志,将用药规程、操作规程、违禁药物张榜上墙,确保商品鱼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出质量安全问题,保护好清江鱼这一品牌。

  3、适时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要,引进试养新的优良替代品种,如鳜鱼、黄颡鱼、鳙鱼等名优品种,为规模化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储备,为适应市场变化作好必要的准备。

  二、大力提升宜东地区精养高效渔业

  1、加大宜东地区(枝江、当阳)精养鱼池标准化改造力度,继续抓好三改一建工作,低洼地改造要按标准化要求一步到位,精养鱼池改造要结合“四机配套”的推广,提高单产水平和综合效益。2007年,“四机配套”推广面积力争达到7万亩,比去年增1万亩。同时积极争取将当阳市纳入省级水产板块基地范畴。

  2、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池塘精养技术,力争10万亩精养鱼池全部达到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标准。

  3、继续调整池塘品种养殖结构。提高名优鱼养殖比例,大力推广泥鳅、黄颡鱼、黄鳝等名特品种的养殖,将优质鱼比例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百分点,达到75%。

  三、着力打造城郊旅游休闲渔业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渔业多元经济,推广融水产养殖、垂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渔业模式,提高渔池综合效益。2007年,城郊西陵点军等五个区休闲渔业面积争取达到1.3万亩,总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

  四、加速推进龙虾产业

  1、办好虾苗繁殖和培育基地,为推广规模的扩大提供足够的物质储备,力争在城区、当阳等地建设1-2个龙虾繁育基地,生产虾苗(种)5000万尾。

  2、在办好现有1000多亩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摸索成熟的养殖技术和经验,力争龙虾推广面积达到2万亩,养殖产量达到2000吨以上。

  三是继续抓好技术培训。由龙虾工作专班和技术专班采取集中办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把龙虾养殖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计划集中办一次规模较大的培训班,分别在远安、当阳、枝江、夷陵区、宜都等县市区各办一次小型培训班。

  五、做大做强水产品加工业

  继续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湘宜公司、世联公司、天峡公司等龙头企业建好出口创汇原料鱼(虾)配套生产基地。积极协助企业作好协调服务工作,配合企业向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搞好引进联合,拓展产品市场,开发大宗水产品的加工。 2007年,力争湘宜公司年加工鱼回鱼片3000吨以上,创加工产值1.2亿元;世联公司加工转化龙虾8000吨以上,创加工产值0.8亿元。

  六、发展壮大渔业合作经济组织

  1、总结推广枝江水产品产销协会和宜都清江高坝洲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协会的运作模式,引导协会组织规范发展,让农户真正得到实惠,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渔业合作经济组织。

  2、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通过订单、定金和保护价等形式搭建加工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养殖户的利益连接平台。

  3、切实抓好对渔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服务,帮助养殖户提高生产技能,共同打造优势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七、进一步提高水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1、建立标准化的鱼病防控体系,加快城区、枝江、长阳三个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中心的建设步伐,完善基层鱼病综合防治体系。由市水科所牵头,继续巩固提高枝江、当阳、宜都、秭归、夷陵区等主产区的20个鱼病防治测报点,及时监测鱼病流行情况,作好预报、预防工作,构建政府部门+专家+协会+农户的群防群治防控体系。

  2、组织强有力的技术骨干专班,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巡回指导、集中培训、重点辅导、组织农户交流等多种形式,力争使每个水产养殖经营户每年接受2次以上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并在今年的基础上,做好40名技术骨干和20个中心示范户的驻点跟踪指导,以提高养殖户的标准化生产水平。

  3、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重点推广生产技术规程和养殖用药规范。采取定期检查和重点抽查的方式,开展违禁渔药等专项检查活动,杜绝违禁投入品的使用和生产。

  八、切实加大渔政执法和资源保护力度

  1、加强水生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重点是抓好中华鲟保护区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同时采取增殖放流,设立禁渔区和禁渔期等鱼类资源增殖措施,促使长江宜昌江段及主要支流鱼类资源的恢复性增长。

  2、坚持不懈地抓好春季禁渔工作,落实各项禁渔措施,全面完成春季禁渔各项任务。 

  3、继续加大对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采取专项整治,设立举报热线,聘请渔政协管员等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和查处危害渔业生产秩序的违法行为。

   4、强化渔业水上安全生产、渔船检验和渔港监督工作,力争渔业水上事故人员死亡率为零,渔业船舶的登记率和受检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