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发展规划

2011年江西省渔业工作要点

日期:2011-01-18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江西省渔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渔(农)民增收为目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现代渔业建设为抓手,在稳定发展大宗水产品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基础上,按照“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主导品种,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优势产业”的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和渔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健全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加大资源养护力度,构筑并夯实渔业稳步发展基础,做大做强水产龙头企业特别是加工出口和流通型龙头企业,千方百计保持渔民收入增长8%以上,确保渔业生产安全、渔业生态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为全省渔业和渔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11年,江西省渔业工作重点是: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确保三大安全,搞好四项服务,做好八项工作,实施好年度十大重点渔业项目。

  (一)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环境友好,产业发展,渔(农)民增收。

  1.围绕一个目标。即在加大资源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渔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目标是:全省水产品产量新增17万吨,达到232万吨,增长7.9%;渔业产值(不含苗种产值)增加25亿元,达到280亿元,增长10%;水产品出口增加3000万美元,达到2.3亿美元,增长15%;渔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20元,达到8320元,增长8%。

  (二)突出两个重点,即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和继续实施主攻加工战略。

  2.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重点是要进一步加大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力度,全面推广碳汇渔业和低碳(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渔业技术,并在进一步规范和提升现有182家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基础上,再创建50家,使全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总数达到232家。

  3.继续实施主攻加工战略。重点是在进一步稳定烤鳗、鱼片、小龙虾和传统特色产品加工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淡水鱼糜及其系列产品深加工。力争全省水产品加工率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22%。

  (三) 确保三大安全,即确保渔业生态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产安全。

  4.确保渔业生态安全。重点是大力推广优质渔用饲料、水质生物调节剂和无害化渔药,减少养殖废水排放;推广渔业水域生态修复技术,开展种草养鱼养蟹,科学确定养殖容量,防止过度开发利用,合理搭配养殖品种,增加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投放量;严禁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使用化肥养鱼或使用未经发酵的粪肥,适度合理使用沼肥,防止渔业水域富营养化;加大对养殖水域环境的监测力度,适时公布渔业水域环境状况。

  5.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是建立并落实养殖生产日志、用药记录及产品销售记录制度,建立水产品质量可追朔体系,严查违规用药行为;在加大水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力度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对阳性样品生产单位的查处,落实“黑名单”制度,强化责任追究;继续开展水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出口水产养殖备案基地、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国家级和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监管工作。

  6.确保渔业生产安全。重点是以“平安渔港”和“平安渔业示范县”两个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强平安渔业基层基础建设和管理工作,做好渔业防灾减灾和突发时间应急处置工作,推动开展水产养殖业保险试点,努力减少或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搞好四项服务。

  7.搞好创业服务。继续深化创业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渔业系统的合力作用,实行一对一的帮扶责任制,采取“盯牢、抓牢、粘住、推进”的方式抓好跟踪服务,重点搞好“六个一百”服务对象的创业服务。

  8.搞好技术服务。以推进健康养殖为主题,开展“百期万人”送科技下乡技术培训服务;完善四大技术、六大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切实做好渔业病害预测报服务。

  9.搞好信息服务。建立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水产养殖、加工、流通企业或大户、渔业专业合作社数据库,适时提供各种渔业信息服务。

  10.搞好政策服务。进一步完善养殖证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养殖证的功能和作用,加强渔政监督管理和渔业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维护渔民合法权益。

  (五)做好八项工作。

  11.全力以赴做好标准化池塘改造工作。重点是在做好2010年项目扫尾验收工作的同时,认真谋划好第二轮现代渔业项目建设。继续大力推进滨湖重点渔区“三万工程”(即万亩以上连片标准化池塘、亩均销售额和养殖户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和丘陵地区“千万万工程”(千亩以上连片标准化池塘、亩均销售额和养殖户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实施,有重点的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水产良种繁殖场。

  12.加快培植大型龙头企业。重点是继续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加快企业资源整合,培植一批大型渔业集团公司,培养一批水产上市后备企业。

  13.推进鄱阳湖品牌建设。重点实施东进和南下战略,以“生态鄱阳湖,绿色水产品”为主题,集中宣传鄱阳湖渔业文化,扩大鄱阳湖系列水产品在东南沿海的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鄱阳湖品牌。

  14.加大资源养护力度。重点在抓好鄱阳湖、长江禁渔工作同时,启动我省珠江流域禁渔工作;继续做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按照突出重点,分级负责原则,抓好一批“看得见,有指标,能考核”成效显著的增殖放流示范点,并以项目管理的方式用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经费,做好增殖放流效果监测,加大“放鱼月”宣传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力度。

  15.加快渔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重点推进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共建鄱阳湖渔业研究中心的实施,推进基层水产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开展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16.加大渔业环境执法力度。重点是查处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案件、生产基地未建立生产记录等生产档案、养殖过程中使用违禁药品或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等行为。

  17.加强渔业立法和执法能力建设。重点做好《江西省渔业条例》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推进渔政执法机构“参公”管理,完善渔政执法手段,开展渔政执法人员培训,加强渔业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渔业执法水平。

  18.加强党风廉政及自身建设。重点是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及《廉政准则》精神,切实落实“8项禁止,52不准”。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把握发展规律的能力、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政策措施执行落实能力。

  (六)实施好年度十大重点渔业项目。

  现代农业专项及生态健康养殖专项,加速推进标准化池塘改造及规模化水产良种繁殖场建设,力争改造标准化池塘6万亩,新增水产良种繁殖能力20亿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