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工作动态

湖北荆州第四次水产工作现场会在石首召开

日期:2009-06-03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6月1日,湖北省荆州市委、市政府在石首市召开全市水产工作现场会,部署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发展工作。该市市委书记应代明、市长王祥喜以及市人大、政协负责人和各县(市、区)委书记等100余人出席会议。省水产局副局长林伟华应邀到会指导。王祥喜市长主持会议。

  该市市委书记应代明强调,要进一步发挥全市水产资源优势,确保提前实现水产业“211”目标任务,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由水产大市向水产强市新跨越。

  荆州市地处荆江两岸,水域辽阔,水资源极为丰富,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发展水产业得天独厚。2006年底,该市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抓水产”的战略决策,决定实施水产业壮大工程,并提出水产业“211”目标。

  三年来,该市掀起了水产开发热潮,共开挖精养鱼池33.5万亩,改造老鱼池62.5万亩,发展野生小龙虾寄养殖91.8万亩,建设水产板块面积达150万亩。以德炎、越盛为代表的水产加工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德炎淡水小龙虾”、“洪湖清水”牌大闸蟹等品牌建设取得成效,水产业取得了新突破。2008年全市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近三年水产业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150元以上,是过去的1.8倍。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03万亩,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100万吨、渔业产值100亿元,该市水产“211”目标今年可望提前一年实现。

  未来五年,该市将发挥水产优势,争创大品牌,打造大产业,到2015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将稳定在220万亩以上,水产品产量达到150万吨,渔业产值达到150-200亿元,培养1-2家50亿元水产大企业,2-3个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水产品加工品牌,打造一批具有水乡特色的渔业生态旅游观光景区和精品线路,努力建成全国淡水渔业经济第一市、长江流域绿色水产品加工先进市和江汉平原渔业观光旅游示范市,在全国率先建成渔业经济发达、渔民富裕文明、环境和谐优美的现代渔业经济区。

  会上,应代明强调,在过去的几年里,市委、市政府在水产业发展上不等不靠,重抓水产,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今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清市场渔业大趋势,更加大胆走向市场;认识食品工业发展趋势,抢抓当前水产加工的战略机遇;学习“双汇”,借鉴“双汇”,尽快实现荆州水产加工新突破。要真抓实干,下决心抓水产品加工,抓水产品质量安全,抓产业结构调整,抓科技金融服务,抓基础设施配套。要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突破,确保今年提前实现“211”目标,201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抓紧制定“十二五”规划,实现荆州水产质的飞跃。

  王祥喜市长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水产业发展的环境,实现水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新跨越。林伟华副局长代表省水产局对荆州市“重抓水产”的成绩表示肯定和赞赏,表态继续重点支持荆州水产业发展,并就深化发展理念、重视质量安全、加快产业化发展、建设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要求,希望荆州市率先突破,为全省作示范。

  会议还表彰了2007-2009年度水产工作先进单位,洪湖、监利、公安、石首等4个县市以及监利棋盘乡等10个乡镇、德炎水产等5个企业、公安县旭海黄鳝养殖合作社等17个单位受到表彰。石首市在会上介绍了重抓水产的工作经验,监利县棋盘乡、洪湖市螺山镇、荆州区纪南镇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会议还组织全体与会人员前往石首市东升镇、调关镇等乡镇,参观了万亩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万亩小龙虾野生寄养、长吻鮠良种繁育和猪-沼-鱼循环养殖等水产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