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湖环境研究工作组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进行总结座谈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农业研究所有关人员组成的呼伦湖研究工作组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渔业局副局长陈春雷及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杜昭宏研究员的陪同下,赴呼伦贝尔市对呼伦湖补给水源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鄂罗木河及周边的贝尔湖、乌兰诺尔、沙尔金河、引湖济河工程、河道疏浚工程、二卡湿地、保护区湿地等进行了为期4天的实地考察,并在海拉尔召开了由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发改委、水利局、环保局、气象局、农牧业局、林业局、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呼伦湖渔业公司参加的座谈会。8月31日,在呼和浩特市进行了总结座谈。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杨桂山所长及一行七人,自治区农牧业厅、自治区水利厅、自治区林业厅、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大学等16家单位的29名行政官员及专家参加了会议。
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会议由自治区农牧业厅石先勇副巡视员主持,杨桂山所长从呼伦湖水源补给、生物资源恢复、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他指出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呼伦湖目前水位下降、面积萎缩、水体盐碱化、富营养化严重,影响着生物多样性、渔业利用及周边生态安全。杨桂山所长强调呼伦湖环境已经到了必须治理的程度,召开座谈会的目的就是吸纳多方意见,希望各位专家从呼伦湖长远利益出发,综合考虑水利工程、生物资源修复、生态治理、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恢复呼伦湖生态环境制定合理方案。自治区农牧业厅渔业局孙晓文局长从渔业在生态治理中应发挥的作用、封湖休渔及呼伦湖理顺管理体制、资源恢复、濒危物种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包括恢复天然产卵场、建设人工产卵场、增殖放流站、水生珍稀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地方土著品种繁育中心、加大增殖放流力度等解决措施。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栾天猛副秘书长、自治区水利厅资源处吴黎明处长、自治区林业厅湿地保护中心张宏副主任、自治区环境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呼伦贝尔市水利局、农牧业局、呼伦湖渔业公司的专家分别从呼伦湖周边的地质、地貌、水利工程、生态治理、资源恢复、湿地保护、理顺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在听取各位专家的建议后,石先勇副巡视员指出,在考虑呼伦湖环境治理方面的问题时,既要把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考虑经济发展、农牧民生产生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问题,要合理协调各方面关系,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