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井洋养殖大黄鱼品质改良育种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日前,由福建省宁德市水技站和集美大学共同承担的“官井洋养殖大黄鱼品质改良育种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由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的阶段验收。课题组根据本年度的研究计划,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混合选择法培育出野生选育系(以野生子一代为亲本,进行混合交配繁殖)和养殖选育系(以雌核发育1代雌鱼和多代养殖雄鱼为亲本,进行混合交配繁殖),建立了三个全同胞的家系和培育出雌核发育二代,并开展了分子标记和某些经济性状(生长率、存活率等)与遗传的关系等的基础研究工作,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
今年夏季福建省官井洋海区暴发了较为严重的鱼苗批量患病死亡事件,死亡率达到50%以上,甚至达到100%。根据经验,估计这种病害今后还会继续发生。由于病因未明(根据病鱼症状推测与虹彩病毒有关),难以通过简单的防治措施加以解决,通过遗传改良提高鱼体抗病力,应该是一条意义深远的和有效的途径。从今年选育的野生选育系与养殖选育系养殖比较的情况来看,后者的成活率远较前者为高;这表明遗传因素对大黄鱼抗病力的影响是很显著的。鱼的存活是养殖生产最重要的前提,因此,今后拟将抗病力(存活率)作为最主要的目标性状,兼顾其它品质性状继续进行遗传改良研究,同时,积极地对抗病的机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开展研究,力争在培育出品质好、抗病力强的大黄鱼养殖新品种的同时,在育种的基础理论和育种技术方法方面,也能有所发现、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