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产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具体实施情况
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2005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行动方案》的要求,按照江西省农业厅《2005年江西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依据“做事、造势、求实”和“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抓户”的工作原则,结合江西省水产业发展实际和技术示范带动性的特点,2005年,江西省确定了彭泽、峡江、上饶、石城和丰城5个县(市)为省级“水产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市),分别就彭泽鲫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斑点叉尾鮰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种草养鱼、莲田养鱼技术示范、牧沼鱼生态养殖等技术进行示范推广。一段时间以来,在部渔业局关怀和支持下,在该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经过各试点县(市)的水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该省实施“水产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实施进展情况
(一)确定了示范主要技术内容
1、江西上饶县以种草养鱼技术为主的示范内容包括:青饲料种植、种草面积与养殖面积合理配比、大规格草鱼种培育、山塘水库以投喂青草为主的养殖、合理密度养殖、生态防治病害等。
2、江西峡江县以斑点叉尾鮰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为主的示范内容包括:水产养殖环境的选择、苗种培育、池塘80:20养殖、网箱养殖、养殖质量安全制度建设、生产投入品使用规范、病害防治、渔药使用规范等。
3、江西彭泽县以彭泽鲫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为主的示范内容包括:养殖环境的选择、大规格苗种培育、饲料投喂、养殖水质调控、养殖质量安全制度建设、病害防治、渔药使用规范等技术。
4、江西石城县以莲田养鱼技术为主的示范内容包括:养鱼莲田的选择、莲子种植技术、养殖鱼种选择、莲田工程建设、养殖管理、莲田施药要求、病害防治等。
5、江西丰城市以牧沼鱼生态养殖技术与斑点叉尾鮰标准化养殖为主的示范内容包括:牧沼鱼生态养殖的牧产品养殖、沼气池建设、鱼类生态养殖等;鮰鱼无公害养殖的水域选择、鱼苗鱼种培育、池塘80:20养殖、网箱养殖、质量安全制度建立、生产投入品及渔药使用规范、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等技术。
(二)落实了专职的技术指导人员
每个试点县(市)均落实了10名专职技术指导人员,且各试点县(市)均聘请了一名科技入户项目首席专家。每名技术指导员均建立了责任档案,全省50名技术指导人员每人已联系渔户20-30户不等,共联系农户1200户。
(三)建立了影响面广的示范户和示范基地
建立了技术示范户1200户,池塘和水库养殖示范面积26580亩、网箱养殖示范2000平方米,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15个,技术入户率达100%。上述指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目标。并且建立了示范户专门档案,对示范户的示范养殖面积、地点、示范内容、家庭状况、人口数量、文化程度、培训情况、联系电话等情况进行了登记。
(四)带动了一批水产养殖农户
通过示范户的带动,各试点县(市)均已带动了一批养殖农户。据统计,5县(市)共带动农户26540户,辐射带动池塘和水库养殖53800亩、网箱养殖12000平方米,通过示范户带动,技术入户率达71%以上。
(五)苗种投放大幅增长,示范技术实现标准化。
据统计,截止4月底,5个试点县(市)的示范区共投放鱼种1.2亿尾,比实施前增长23.57%。目前,通过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各示范户已基本做到了养殖技术模式统一、示范区基本上实现了标准化生产的目标。
(六)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由于无公害养殖技术的实施及培训宣传工作的到位,示范户进一步对维护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自觉性增强,能按规定投放鱼种、按标准使用生产投入品,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年初,江西省水产局就成立了全省水产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明确了水产科技入户工作责任人,落实了各示范县(市)的技术负责人和联络员。各试点县(市)也成立了以县(市)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和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建立了科技入户示范首席专家负责制,确定了各自的技术指导单位,落实了技术指导专职人员,并与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签订了责任书。
2、加强了宣传与动员工作,并召开了专门的工作会议进行落实。针对科技入户工作面广、渔户认识不足、养殖技术水平差异大等特点,该省局和各实施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送科技下乡、技术培训等活动向广大渔农民宣传了科技入户的目的和作用。一是宣讲了水产科技入户工程示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宣讲了科技致富长效性和实用性;三是宣讲了通俗易懂的实用技术。通过宣传,渔农民参与科技入户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增强,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为水产科技入户工程示范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氛围。为把水产科技入户工作抓好抓实,继2月初该省局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进行布置落实后,各示范试点县(市)也及时召开了专门的科技入户工作会议,对相关的实施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并对参与科技入户的养殖户再次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和动员。
3、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有关人员结合该省实际,制定印发了《江西省2005年水产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科技入户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了详细实施步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各示范县(市)也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措施。
4、编印了科技入户的技术资料,广泛开展了技术培训和技术示范。一是编印了《2005年江西水产主推品种与新技术》5000册,并分发到各示范户手中;根据各示范县(市)的技术示范内容,统一编印了《水产科技入户的技术和工作手册》共30000册,做到每个科技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人手一册。二是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4期,培训示范户1600多人次。
5、出台科技入户的优惠政策。为把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好,省局制定了有关优惠政策,凡是参与科技入户的水产养殖户可免费获得技术资料,免费进行技术培训,优先获得养殖良种和渔需物资。各试点县(市)也出台了本地的优惠政策。如:上饶县出台了对示范户进行良种补贴的优惠政策,即示范户每投放一尾鱼种政府补助0.10元;峡江县出台了对示范户实行实物和资金补助的优惠政策,即池塘养殖户每户补助1台1.5千瓦增氧机和1台投饵机,网箱养殖户每箱补助100元,养殖达到400平方米以上的,每户另补助1套水质分析仪;彭泽县出台了对先进示范户实行奖励投饵机的优惠政策,已对27户科技示范户进行了奖励;石城县出台了对莲田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补贴的优惠政策,即按标准开展莲田工程的科技示范户每户补助100元;丰城市出台了对科技示范户实行贷款贴息的优惠政策。
6、安排了项目的启动资金。为启动科技入户项目,省局安排了10万元专项启动资金。目前,启动资金已全部下达到5个试点县(市)。与此同时,各试点县(市)均安排专项配套资金,以推动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据统计,试点县(市)除优惠政策安排财政补贴外,另共安排专项工作经费30多万元,主要用于资料编印、技术培训、学习考察等。
7、落实了工作责任制,建立了监督机制。为明确责任,该省局明确了以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为责任部门;建立了首席专家负责制,聘请了7名专家为项目实施的技术顾问;安排了5名科技人员作为5个试点县(市)责任人,每人负责联系一个试点县或市,并建立了对责任人实行目标管理、年终考核的制度。与此同时,各试点县(市)也建立了首席专家负责制和技术指导员责任联系制,把首席专家和技术指导员作为责任人管理,要求首席专家管理好技术指导员,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建立 “一对一”帮扶制度,负责搞好技术指导、生产规划和信息服务等工作。
为保证项目的实施,江西省水产局和各试点县(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监督机制。一是明确了各项目领导机构负责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各试点县(市)的专家组应按照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每半个月对技术指导单位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三是由示范农户根据《水产科技入户技术和工作手册》要求,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内容进行记录和评价;四是公布服务监督电话,对技术指导员工作不满意的,示范户可通过监督电话向县(市)渔业主管部门举报;五是建立项目资金专用帐户,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8、抓示范,推典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培植典型,宣传典型,并在试点县(市)推广。如:上饶县大地乡严垅村圳头二组村民叶田水同志,原在盛水公司种植青饲料,当得知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后,增强了种草养鱼的信心,主动找到指导人员挂点,主动承包水面180亩,种植青草200亩,投放草鱼种10万余尾,计划今年产鲜鱼16万斤,实现产值60万元。通过他的带动,该县种草养鱼积极性极为高涨。又如:峡江县水产站站长习宏斌同志,自该县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示范以来,一直奔赴于生产第一线,为科技示范户和养殖农户传授斑点叉尾鮰无公害养殖技术,主动为养殖者联系鱼种和渔需物资,及时为大家提供有关信息,双休日从未休息过。我们及时地总结了该同志的先进事迹,并在其他县(市)进行了宣传。再如:石城县龙岗乡农业服务中心水产员伊学斌同志,被石城县农业局聘为“莲田养殖科技入户工程技术指导员”后,通过钻研技术,大胆与龙岗乡下迳村6户村民签订技术承包合同,承包了莲田养殖面积23亩,该村6户村民按照伊学斌传授的养殖技术进行莲田养鱼,自3月15日投放20—30尾/公斤的草鱼种后,经科学施肥、投饲和田间管理,目前23亩莲田的草鱼长势良好。伊学斌莲田养鱼技术承包事迹很快传遍龙岗、大由两个乡(镇),到目前为止,已陆续有50多位农民到该示范点参观学习,其中7户农户准备与其签订莲田养殖技术承包合同。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进一步加大科技入户技术培训力度。拟在6月底以前,计划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2000人次以上。
2、继续强化技术服务。做到在生产季节,特别是生产旺季经常性组织有关技术指导人员到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指导,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3、强化管理,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拟计划6月底之前,对全省50名技术指导员联系农户的责任情况进行抽查。对工作出色的技术指导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到位的技术指导员给予通报批评,并限其改正。
4、进一步挖掘典型,不断推广先进经验。计划于6月底之前,组织有关人员对5个试点县(市)的科技入户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在实施好的县或市召开科技入户项目现场交流会,推广好的做法。
5、做好项目的验收总结工作。
一、实施进展情况
(一)确定了示范主要技术内容
1、江西上饶县以种草养鱼技术为主的示范内容包括:青饲料种植、种草面积与养殖面积合理配比、大规格草鱼种培育、山塘水库以投喂青草为主的养殖、合理密度养殖、生态防治病害等。
2、江西峡江县以斑点叉尾鮰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为主的示范内容包括:水产养殖环境的选择、苗种培育、池塘80:20养殖、网箱养殖、养殖质量安全制度建设、生产投入品使用规范、病害防治、渔药使用规范等。
3、江西彭泽县以彭泽鲫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为主的示范内容包括:养殖环境的选择、大规格苗种培育、饲料投喂、养殖水质调控、养殖质量安全制度建设、病害防治、渔药使用规范等技术。
4、江西石城县以莲田养鱼技术为主的示范内容包括:养鱼莲田的选择、莲子种植技术、养殖鱼种选择、莲田工程建设、养殖管理、莲田施药要求、病害防治等。
5、江西丰城市以牧沼鱼生态养殖技术与斑点叉尾鮰标准化养殖为主的示范内容包括:牧沼鱼生态养殖的牧产品养殖、沼气池建设、鱼类生态养殖等;鮰鱼无公害养殖的水域选择、鱼苗鱼种培育、池塘80:20养殖、网箱养殖、质量安全制度建立、生产投入品及渔药使用规范、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等技术。
(二)落实了专职的技术指导人员
每个试点县(市)均落实了10名专职技术指导人员,且各试点县(市)均聘请了一名科技入户项目首席专家。每名技术指导员均建立了责任档案,全省50名技术指导人员每人已联系渔户20-30户不等,共联系农户1200户。
(三)建立了影响面广的示范户和示范基地
建立了技术示范户1200户,池塘和水库养殖示范面积26580亩、网箱养殖示范2000平方米,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15个,技术入户率达100%。上述指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目标。并且建立了示范户专门档案,对示范户的示范养殖面积、地点、示范内容、家庭状况、人口数量、文化程度、培训情况、联系电话等情况进行了登记。
(四)带动了一批水产养殖农户
通过示范户的带动,各试点县(市)均已带动了一批养殖农户。据统计,5县(市)共带动农户26540户,辐射带动池塘和水库养殖53800亩、网箱养殖12000平方米,通过示范户带动,技术入户率达71%以上。
(五)苗种投放大幅增长,示范技术实现标准化。
据统计,截止4月底,5个试点县(市)的示范区共投放鱼种1.2亿尾,比实施前增长23.57%。目前,通过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各示范户已基本做到了养殖技术模式统一、示范区基本上实现了标准化生产的目标。
(六)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由于无公害养殖技术的实施及培训宣传工作的到位,示范户进一步对维护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自觉性增强,能按规定投放鱼种、按标准使用生产投入品,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年初,江西省水产局就成立了全省水产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明确了水产科技入户工作责任人,落实了各示范县(市)的技术负责人和联络员。各试点县(市)也成立了以县(市)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和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建立了科技入户示范首席专家负责制,确定了各自的技术指导单位,落实了技术指导专职人员,并与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签订了责任书。
2、加强了宣传与动员工作,并召开了专门的工作会议进行落实。针对科技入户工作面广、渔户认识不足、养殖技术水平差异大等特点,该省局和各实施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送科技下乡、技术培训等活动向广大渔农民宣传了科技入户的目的和作用。一是宣讲了水产科技入户工程示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宣讲了科技致富长效性和实用性;三是宣讲了通俗易懂的实用技术。通过宣传,渔农民参与科技入户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增强,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为水产科技入户工程示范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氛围。为把水产科技入户工作抓好抓实,继2月初该省局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进行布置落实后,各示范试点县(市)也及时召开了专门的科技入户工作会议,对相关的实施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并对参与科技入户的养殖户再次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和动员。
3、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有关人员结合该省实际,制定印发了《江西省2005年水产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科技入户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了详细实施步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各示范县(市)也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措施。
4、编印了科技入户的技术资料,广泛开展了技术培训和技术示范。一是编印了《2005年江西水产主推品种与新技术》5000册,并分发到各示范户手中;根据各示范县(市)的技术示范内容,统一编印了《水产科技入户的技术和工作手册》共30000册,做到每个科技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人手一册。二是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4期,培训示范户1600多人次。
5、出台科技入户的优惠政策。为把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好,省局制定了有关优惠政策,凡是参与科技入户的水产养殖户可免费获得技术资料,免费进行技术培训,优先获得养殖良种和渔需物资。各试点县(市)也出台了本地的优惠政策。如:上饶县出台了对示范户进行良种补贴的优惠政策,即示范户每投放一尾鱼种政府补助0.10元;峡江县出台了对示范户实行实物和资金补助的优惠政策,即池塘养殖户每户补助1台1.5千瓦增氧机和1台投饵机,网箱养殖户每箱补助100元,养殖达到400平方米以上的,每户另补助1套水质分析仪;彭泽县出台了对先进示范户实行奖励投饵机的优惠政策,已对27户科技示范户进行了奖励;石城县出台了对莲田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补贴的优惠政策,即按标准开展莲田工程的科技示范户每户补助100元;丰城市出台了对科技示范户实行贷款贴息的优惠政策。
6、安排了项目的启动资金。为启动科技入户项目,省局安排了10万元专项启动资金。目前,启动资金已全部下达到5个试点县(市)。与此同时,各试点县(市)均安排专项配套资金,以推动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据统计,试点县(市)除优惠政策安排财政补贴外,另共安排专项工作经费30多万元,主要用于资料编印、技术培训、学习考察等。
7、落实了工作责任制,建立了监督机制。为明确责任,该省局明确了以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为责任部门;建立了首席专家负责制,聘请了7名专家为项目实施的技术顾问;安排了5名科技人员作为5个试点县(市)责任人,每人负责联系一个试点县或市,并建立了对责任人实行目标管理、年终考核的制度。与此同时,各试点县(市)也建立了首席专家负责制和技术指导员责任联系制,把首席专家和技术指导员作为责任人管理,要求首席专家管理好技术指导员,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建立 “一对一”帮扶制度,负责搞好技术指导、生产规划和信息服务等工作。
为保证项目的实施,江西省水产局和各试点县(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监督机制。一是明确了各项目领导机构负责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各试点县(市)的专家组应按照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每半个月对技术指导单位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三是由示范农户根据《水产科技入户技术和工作手册》要求,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内容进行记录和评价;四是公布服务监督电话,对技术指导员工作不满意的,示范户可通过监督电话向县(市)渔业主管部门举报;五是建立项目资金专用帐户,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8、抓示范,推典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培植典型,宣传典型,并在试点县(市)推广。如:上饶县大地乡严垅村圳头二组村民叶田水同志,原在盛水公司种植青饲料,当得知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后,增强了种草养鱼的信心,主动找到指导人员挂点,主动承包水面180亩,种植青草200亩,投放草鱼种10万余尾,计划今年产鲜鱼16万斤,实现产值60万元。通过他的带动,该县种草养鱼积极性极为高涨。又如:峡江县水产站站长习宏斌同志,自该县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示范以来,一直奔赴于生产第一线,为科技示范户和养殖农户传授斑点叉尾鮰无公害养殖技术,主动为养殖者联系鱼种和渔需物资,及时为大家提供有关信息,双休日从未休息过。我们及时地总结了该同志的先进事迹,并在其他县(市)进行了宣传。再如:石城县龙岗乡农业服务中心水产员伊学斌同志,被石城县农业局聘为“莲田养殖科技入户工程技术指导员”后,通过钻研技术,大胆与龙岗乡下迳村6户村民签订技术承包合同,承包了莲田养殖面积23亩,该村6户村民按照伊学斌传授的养殖技术进行莲田养鱼,自3月15日投放20—30尾/公斤的草鱼种后,经科学施肥、投饲和田间管理,目前23亩莲田的草鱼长势良好。伊学斌莲田养鱼技术承包事迹很快传遍龙岗、大由两个乡(镇),到目前为止,已陆续有50多位农民到该示范点参观学习,其中7户农户准备与其签订莲田养殖技术承包合同。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进一步加大科技入户技术培训力度。拟在6月底以前,计划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2000人次以上。
2、继续强化技术服务。做到在生产季节,特别是生产旺季经常性组织有关技术指导人员到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指导,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3、强化管理,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拟计划6月底之前,对全省50名技术指导员联系农户的责任情况进行抽查。对工作出色的技术指导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到位的技术指导员给予通报批评,并限其改正。
4、进一步挖掘典型,不断推广先进经验。计划于6月底之前,组织有关人员对5个试点县(市)的科技入户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在实施好的县或市召开科技入户项目现场交流会,推广好的做法。
5、做好项目的验收总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