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三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
12月20—21日,经福建省科技厅授权,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厦门主持召开由省水产研究所承担完成的3个科研项目成果鉴定会。
经与会专家的认真评议,“鱼鳞、鱼皮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研究”和“水产病害远程诊断技术研究”两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鱼油微粒化工艺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据了解,“鱼鳞、鱼皮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研究”是以罗非鱼鱼鳞、鱼皮为原料,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摸索出合理的鱼鳞、鱼皮熬胶优化工艺;研究提出合理可行的鱼鳞、鱼皮提取胶原蛋白的生产路线及工艺;设计和建设了鱼皮、鱼鳞酶法工艺提取胶原蛋白的中试生产线,并制订了鱼类加工下脚料提取胶原蛋白的技术规范。中试产品经检测达到GB 6783—94食品添加剂明胶的标准和GB235-98药用明胶标准,经多家食品企业试用,其效果反映较佳。在凝胶方式上设计连续的机械冷却凝胶方式代替传统的冷风凝胶,缩短生产周期;采用化学法使鱼皮和鱼鳞自动分离代替手工鱼皮、鱼鳞的分离法,符合产业化需求,具有创新性。社会经济效益较显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水产病害远程诊断技术研究”系统基于J2EE平台,采用B/S架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个业务应用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按点部署的视频采集子系统,实现了数据传递、自助查询、在线交流、专家远程诊断等功能;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相结合,及时收集、分析、反馈信息,解决水产病害问题。利用水产病害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和诊断技术,建立较完整的水产病害专家数据库和水产病害文献资料库,提供电子答疑、用药指南等咨询服务,以可视、交互的方式,实现病害的自助诊断和专家远程诊断。该系统2006年10月运行以来,为我省水产养殖户提供病害防治技术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其建立的以B/S结构为主的基于Web浏览器的水产病害远程诊断平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鱼油微粒化工艺技术研究”以褐藻酸钠为主要壁囊材料,采用喷雾定型固化法,研究不同浓度、不同鱼油包埋量、不同微粒固化方法等,制成微粒化固体鱼油,研制出微粒化固体鱼油胶囊产品,工艺方法基本可行,加工的微粒化固体鱼油产品,其理化和卫生指标符合相关鱼油标准。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该项目提出了喷雾—钙化定型工艺应用于微粒化鱼油的制备。其工艺制备微粒化鱼油包埋率高、包埋效果好,具有创新性,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和专家对项目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各项目组表示将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资料的补充和完善,尽快实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