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成功突破金钱鱼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海水养殖种苗和种质创新是发展海洋农业的最重要推动力,加快海洋经济物种新资源开发,推动海水经济养殖种苗产业化是保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日前,上海海洋大学张俊彬教授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蔡泽平研究员通力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金钱鱼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和人工诱导产卵生殖实验研究,经过一个生殖周期的探索性试验研究,掌握养殖条件下金钱鱼的生长特征、性腺发育过程、成熟规律和适宜的生态条件,生殖基本类型和亲鱼培育技术等,并成功突破了金钱鱼人工繁殖技术,获得大量人工孵化的鱼苗。课题组目前深入开展金钱鱼生殖调控和生产性繁育技术研究,并与养殖公司合作进行金钱鱼苗种的大规模化生产。
据了解,目前我国海水养殖鱼类的种类不够丰富,华东的养殖种类主要局限在海鲈、黑鲷、美国红鱼、大黄鱼等几个种类,过于单调的养殖品种结构已经严重影响到海水养殖的经济收益。海水养殖新资源开发是提升产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海水养殖业的物质保障。
金钱鱼(Satophoaus argus LinnaeLis)又名金鼓鱼,我国自东海南部至南海及北部湾均有分布。由于金钱鱼颜色鲜艳斑斓、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金钱鱼是以食植性为主、兼有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饵料食谱广,这种即有食性杂,又有广泛温盐适应性的优良鱼种在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物种中不多见。
近年来,金钱鱼成为我国海水最受欢迎的海水新品种之一,但由于苗种都来自于有限野生采捕的鱼苗,金钱鱼的养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海水养殖市场上,金钱鱼苗种甚至出现了一苗难求的局面。
张俊彬教授是上海海洋大学2008年引进的东方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