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科技质量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渔业科技入户深入进行

日期:2010-07-02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当前已经进入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根据生产情况提出如下夏季行动指导性意见:

  一是加强投饵管理。夏季鱼类生长速度最快,应充分满足其生长需求。从6月开始至9月应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坚持“四定”投喂原则,慢—快—慢的节奏,以鱼吃八分饱为宜,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的3%-5%,每天投喂3-4次;青饲料日投喂量与鱼体总重相等或略低,分两次投喂。饲料投喂量还应根据气候、水温、水质情况灵活掌握,低温阴雨天应少投或不投。精饲料以投喂后40分钟吃完为度,青饲料以2小时吃完为度,否则为超量。相反,若天气晴朗,水体溶氧量高,鱼类摄食旺盛,则应适当加大投喂量。   

  二是科学施肥。主养滤食性鱼类的池塘应科学施肥,培肥水质。初夏以后以施生物肥为主,每7-10天施肥一次,可辅以少量氮、磷化肥。施用量根据气候、水质等因素确定,保持池水透明度为15cm一25cm。若气候闷热或阴雨连绵,鱼类食欲不旺,或暴发鱼病,应停施肥料。鱼池施肥应少量多次。 

  三是调节水质。夏季水温高,鱼类摄食量大,排泄物也多,水质易恶化,加强水质调控尤为重要。因此,有条件换水的,要根据水体颜色和透明度,适时排出适当老水并注入新水,池塘水深最好保持在1.5-2.5米范围内;每月施生石灰一次,用量为每亩20-25kg,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定期测试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及时清除残饵及其他污物,尤其要严格控制投饵量;池底淤泥较多的应定期搅动,并泼洒生物制剂或底改等,加速物质的循环代谢作用,改善水质条件。 

  四是坚持巡塘。巡塘工作是池塘养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每天巡塘应坚持至少三次,严防突发事件发生。特别注意凌晨太阳出来之前、晴天下午2点水体溶解氧含量少,应开增氧机增氧,阴雨连绵天应常开增氧机,傍晚应停开机,若发现有浮头危险要及时开机增氧,直到浮头现象消失,此外根据条件加注新水、进行水体曝气或泼洒增氧剂增氧。另外,观察鱼类吃食情况、水质变化情况暨病害发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是鱼病防治。夏季是鱼病的高发季节,易发生细菌性疾病如烂鳃、肠炎、赤皮、打印病等及病毒性鱼病如出血病等,应以“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搞好鱼病防治工作。每10—15天内服药物3—4天,15天左右消毒一次。食场和饲料台应每7一l0天清理一次,然后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溶水泼洒消毒。严禁投喂霉变饲料,水草应先用6ppm漂白粉溶液浸泡半小时再投喂,粪肥类应经发酵腐熟后施用,每100kg粪肥应加0.25kg漂白粉拌匀后再施用。要保持鱼塘的环境清洁,及时将死鱼捞出,以防病菌传染和水质恶化,并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遇到疑难杂症,要及时向水产技术部门咨询。 

  六是记录档案。养殖户要做到每口鱼塘一本账,每口鱼塘有池塘日记,对各类鱼种的放养日期、尾数、规格、重量及每次成鱼的收获日期、尾数、规格、重量,每天投饵、施肥种类和数量,以及水质管理和鱼病防治情况等,都要做好记录,以便总结和积累经验,作为以后制定计划、改进养鱼技术的参考依据。此外,应定期检查生长情况(一般1个月一次),以便了解养鱼效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七是轮捕轮放。夏季鱼体增重快,池塘内鱼的密度迅速增高,应将已达商品规格的鱼捕捞上市销售,降低密度,减少“泛塘”风险,便于留池鱼类的快速生长。同时可适量投放苗种,为来年培育大规格一龄鱼种。在起捕成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拉网操作要小心,避免机械损失而造成死亡;起捕后要及时消毒、调节水质,避免发生鱼病;起捕应在早晚天气凉爽时进行,不要在天气闷热及中午水温高时起捕。 

  八是规范用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用药、控制用药、科学用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严禁使用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禁用药物,做好渔药使用记录。 

  九是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夏季暴雨、雷电、大风天气频繁发生,养殖户要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修整、加固塘堤,检查电路实施,雨天要昼夜巡逻,防止大雨冲毁池塘堤坝,造成损失,确保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