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水产养殖

湖南龙山八面山下养蛙人

日期:2015-10-22 作者: 来源:湖南省畜牧水产局 【字号: 打印本页

  10月19日,秋高气爽,秋天的太阳让人倍感暖和,我们一行到石蛙养殖场去参观。

  养殖场位于内溪乡双坪村一组马南坡,距里耶古镇15公里,在“空中草原”八面山下脚,三面环山,一路上山花烂漫、绿树成荫、溪水潺潺,清澈见底,鱼虾追逐、蜻蜓点水、鸟儿争鸣、山水相映、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老远就看到一位头戴草帽,皮肤乌黑,眼睛炯炯有神,身材不高且魁梧的中年男子,他就是龙山县内溪乡马南坡生态石蛙养殖场场主彭武高。

  热情憨厚的主人招待坐下喝口水,但一看到壮观的养殖场哪有心思坐,立马叫他带我们去看看养殖场。一进场就听到扑通扑通的跳水声,拿着相机干着急。这时主人叫我们小声点,不然石蛙都跳入水中,于是我们小心翼翼跟着主人,不断地按着相机的快门,养殖场象迷宫似的,幼苗孵化室、幼苗养殖区、种蛙养殖区、饵料生产区,一只只硕大的种蛙、成群的蝌蚪及幼蛙、欢跳的商品蛙……看得目不暇给。

  从彭武高的言谈中,我们了解到,他是地地道道的内溪乡村民。从种田到广东打工,在外打工十余载,做过很多工作,2008年回乡创业发展养殖,刚开始养殖湘西黄牛,天天在山上放牛,白天放牛,晚上捉蛙,那时石蛙才30多元一斤,看到捉石蛙的人越来越多,而石蛙越来越少,一天突发奇想,能不能试着人工养殖石蛙,这一想法让他从此走上了养殖石蛙之路,让他成为一名养蛙人。

  “我以为好养,其实不然。”最初捉来100多对野生态石蛙(又名棘胸蛙)让其自繁,效果不太理想,忙向畜牧部门求助并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几年的技术经验总结,现已熟练掌握了种蛙的产卵、人工孵化、蝌蚪、幼蛙、商品蛙全过程的生产管理技术,石蛙的孵化率达95%以上,蝌蚪成活率达90%以上,并得到省畜牧专家顾教授亲自到场指导,积极申报并已取得了野生动物驯养证和经营许可证。

  据了解,养殖场占地面积33000㎡,其中种蛙池5280㎡,幼蛙池6000㎡,成蛙池6000㎡,成蛙池17000㎡,孵化池3000㎡,黄粉虫养殖面积1000㎡,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人,养殖种蛙8千多对,商品蛙20多万只,蝌蚪30万尾。带动周边石蛙养殖5户,并积极地为养殖户传经授道,携手并进。今年有广州、长沙商家已订购商品蛙,预计可出售商品蛙5000kg,价值百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