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水产养殖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陈继梅副局长对尽快建立福建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体系提出要求

日期:2003-12-17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在日前结束的“全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培训”期间,陈继梅副局长到会讲话,对福建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出要求。他指出:随着我国加入WTO,福建省生产的渔业产品要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水产品,使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朝着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并从历史的识别、昨天的基础、明天的开始、未来的展望四个方面,对这次培训班加以阐述。

  陈副局长在“历史的识别”中谈到,人类从原始社会没有生产的行为,进步到以狩猎、简易的农牧耕作,发展到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生产水平高的现代农业,作为人类社会重要商品的农产品,除满足人们的食品数量需求外,已上升到对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目前建立无公害水产品放心工程,可为广大消费者和全社会作贡献。福建省的海洋与渔业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去年渔业总产量达到558万吨,居全国第三,人均超过182公斤,居全国第一,但从水产品质量看,与先进国家,甚至与兄弟省份相比,档次还较低,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较薄弱,这次培训,在“昨天的基础”上,用新的知识武装头脑,培养一批有工作能力的技术骨干是非常及时的。还指出:今天的培训是明天的开始,用出口欧盟的虾、日本的鳗鱼等教训来加以警示,获取明天的市场必须以高质量、安全的产品去打造,更新养殖理念,加强养殖过程的质量控制,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才能不使明天市场的处境艰辛。最后在“未来的展望”上陈副局长要求正确处理好“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的关系,两项工作相辅相成,是有机相连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产地认定是前沿与基础,产品认证是目的。作为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引导、规划并加以扶持,但也离不开企业的助力。养殖生产企业也只有按照无公害的标准化生产,加强规范化的养殖管理等措施,才能走向市场,提高生产效益;作为第二产业的加工厂把机构原料基地单一地寄托于大社会会有较大风险,也应建立自己的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生产原料基地,以保证加工原料的数量与质量安全,可以按照“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方式,从统一提供养殖苗种、饲料、预防药物,统一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的养殖标准开展生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