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水产养殖

浙江温州成为全国海水养殖苗种基地

日期:2004-08-27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由于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竭,海洋捕捞极不景气,水产品有效供给主要依赖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养殖苗种生产的数量与质量即成为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经多年努力,温州凭籍地理与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产苗种业,使各类优质的虾苗、蟹苗、蛏苗以及泥蚶、文蛤中间培育的种苗以及名贵海水鱼类苗种,不但满足了当地养殖生产的需要,还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水养殖苗种生产基地。

  以往,温州除了“蛏、蚶、蛎”三大传统养殖品种有较丰富的天然苗种外,其新兴的养殖品种一直依赖于外购,而因外购苗种质量问题使养殖生产者蒙受损失时有发生,实践使广大养民懂得苗种养殖的基础,好苗保高产,好苗出效益。全市很快形成了上下一致抓水产苗种培育生产的新局面,市委市府高度重现水产种苗工程,将苗种生产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和实现渔业现代化的突破口,采取财政拨款、技术支持、政策倾斜等措施、扶持其发展,财政、科技、渔业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水产科技人员经常送科技下乡,及时解决苗种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经多年努力,水产苗种生产已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目前全市水产繁育场达301家,育苗总水体达15万m3,并拥有自然海域育苗区3万亩,年育苗能力达1500亿尾(颗)育苗品种包括鱼、虾、蟹、 贝、藻五大类40余种,年育苗总产值达1.6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4%,参与育苗的劳力约2000余人(其中拥有职称技术人员300余人)。已建立省级水产苗种基地4处,市级6处,完成苗种繁育科研试验22个,其中省级以上10个,不少项目达到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如泥蚶、羊栖菜人工育苗技术分别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文蛤大规格苗种生产获国家海洋创新二等奖。

  此外,全市海水养殖苗种生产者十分注重信息瞄准市场,以销定产。上半年全市泥蚶育苗量达16吨,销售率达100%,总产值达3205万元,纯利润220万元,其中人工培育梭子蟹苗100万只,青蟹苗300万只,河蟹苗(大眼幼体)2000公斤(4000万只)总产值达510万元,利润12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