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水产养殖

赣榆 水产养殖又一春

日期:2005-04-11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阳光和暖,柳枝吐绿。3月底,全国水产苗种管理现场会在江苏赣榆县召开,记者借此机会在该县大大小小的养殖场转了两天, 颇感振奋。名列全国渔业百强县的赣榆,去年渔业产值达24.46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6%,今年养殖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养殖场场长们掰开指头算收益,盈盈笑脸映春日。

  苗种大县赣榆的水产苗种全国知名,有200多家海水工厂化人工鱼苗企业,育苗水体达25万立方米,育苗品种涉及鱼、虾、蟹、贝、藻5大类10多个品种。2004年全县共产河蟹苗13.5万公斤,培育河蟹幼蟹20亿只,河蟹苗种产量占江苏省的60%,占全国的三分之一,95%的蟹苗销往太湖和洪泽湖地区,即安徽、浙江、福建、海南等省的养殖区。

  位于青口镇守口村的江苏榆城集团,据说是全国最大的水产苗种培育经营集团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河蟹苗种、大菱鲆、红鳍东方鲀、中国对虾及紫菜产品,去年的销售收入达3个多亿。公司总经理宋世敏开车拉着记者巡视辽阔整洁的企业领地,表示要依靠科技和质量,将“榆城”水产苗种品牌进一步打响,优质的苗种是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

  海头镇有个叫李鑫的个体养殖户,这几年先在湖北松滋市承包几万亩水面养蟹,又在内蒙古包头市的乌梁素海承包10万亩水面养蟹,他还在各种媒体上登广告卖蟹苗,苗种大县的扩散能力非同一般。这些年全国养蟹的地方多了,老百姓吃蟹容易了,有江苏省的贡献,尤其有赣榆县的贡献。
蟹苗涨价

  赣榆县青口镇和海头镇相邻的几个村子,沿黄海滩涂地带分布有几十家水产苗种企业,被誉为“苗种一条街”。这些企业大多是“个体经营”,由渔民家庭式联户办的,但规模并不算小,一般育苗水体有上千立方米,较大的有五六千立方米,年销售收入都在几百万元,利润上百万元。

  记者到兴安、海洋源、东顺、鸿达等育苗场采访,首先看到的是高悬的国旗和各种彩旗,以及整洁的场区,进育苗室要过消毒池。各家提供的简介材料上,十分侧重于介绍技术力量和亲本来源、苗种特点、销往区域等几个要素,养殖场长各个对自己的苗种质量和销路充满自信。

  如果说去年因为河蟹苗种略有过剩,个别养殖场出现了亏损;那么今年任何一家也能赚钱,而且赚的不会少。为什么呢?去年河蟹大眼幼苗每公斤500~600元,今年的价格至少翻一番,几乎所有的专家和养殖者都同意这个预测。幼苗上市期将至,很快就可见分晓。
滩涂生金

  眼下这个时节,赣榆县一些大菱鲆养殖场的成鱼正陆续上市。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郝新建局长说,春节前后八十块钱一斤还买不到,有价无市,现在不同了,每斤价格降至40元左右。那么这个价格养殖户会不会赔钱?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记者走访了守庄镇的两家大菱鲆养殖场,养殖户帮助算了一笔细帐:去年初开始承包滩涂,建厂房4000平方米,其中养殖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80万元;买苗种10万尾,每尾7元,计70万元;再就是饲料投入、人员工资、水电费、管理费等,有一百多万元吧。所有投入满打满算300多万元,现在成鱼即将上市,每条鱼平均体重1斤以上,按每条40元售出,总收入可达400万元。也就是说,一年收回成本还有钱赚。

  这么来钱的买卖,听者为之心动。当地政府官员接茬说,欢迎外地人来赣榆投资水产养殖,全县23万亩滩涂,地盘大得很,滩涂承包费不高,县里有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只要有投入,经营得当,就会有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