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浙江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通报
4月份,浙江省11个市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测报面积:池塘/水库30098.92亩,海水网箱147855m3,淡水网箱76243m2 ,流水养殖406m2 ,温室163402m2,起止时间为2005.4.1—2005.4.30开。
本月测报品种有草鱼、鲤鱼、鲫鱼、青鱼、鳊鱼、鳜鱼、加州鲈、白鲢、花鲢、翘嘴红鲌、湘云鲫、丁鱼岁、太阳鱼、倒刺鲃、叉尾鮰、大黄鱼、美国红鱼、南美白对虾、青虾、锯缘青蟹、河蟹、泥蚶、缢蛏、文蛤、三角帆蚌、鳖(外塘鳖、温室鳖)共26个养殖品种,其中有18个品种共发生52种病害(病害数比上月增加20种),其中病毒性疾病3种,细菌性疾病23种,寄生虫病9种,真菌性疾病7种,其它2种,病因不明8种。本月测报结果表明:生物源性病害占80.77%,其次为病因不明,占15.38%。4月份测报的品种平均发病率较高的有:叉尾鮰车轮虫病100%,湘云鲫赤皮病57.14%、车轮虫病28.57%,大黄鱼烂尾病42.70%,鲫鱼水霉病22.12%、鳊鱼水霉病20.22%、鲤鱼水霉病9.16%,泥蚶病因不明22.50%,三角帆蚌烂鳃病16.69%、寄生虫病15.64%。死亡率较高的有:泥蚶病因不明20.10%,南美白对虾病因不明1.60%,大黄鱼烂尾病1.34%,草鱼出血病0.82%。
5月份随着气温、水温的继续升高,淡水鱼类水霉病的发生会有所减少。但5月份水生动物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摄食量增多,投饲量会大大增加,导致残饵和排泄物增多,水质易恶化,所以各种病害的发病率都会有所上升。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各级推广站要加强用药指导,杜绝使用违禁药物,合理使用限用药物和一般药物,提倡使用生态制剂和中草药防治各种病害。
2.做好养殖池塘的定期消毒工作。水温回升后,各类病原生物开始活跃,一旦遇上激烈天气等不稳定因素,极易诱发病害。可采用含氯制剂全池泼洒,清除病原菌,用杀虫剂杀灭寄生虫及其虫卵等措施。
3. 严格按“四定”科学投饲,并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以增强养殖对象体质、提高其抗病力。
4.及时巡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可视情况适时开增氧机,预防或减轻浮头。
5.尚未放养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及用于鱼苗发塘的池塘,彻底清塘,并培肥水质;放苗前可施用复合微生物制剂,以提高苗种成活率。
6.把好苗种引进关,不从疫区进苗,保证苗种质量。苗种放养时必须注意温差,避免苗种的应激反应。
本月测报品种有草鱼、鲤鱼、鲫鱼、青鱼、鳊鱼、鳜鱼、加州鲈、白鲢、花鲢、翘嘴红鲌、湘云鲫、丁鱼岁、太阳鱼、倒刺鲃、叉尾鮰、大黄鱼、美国红鱼、南美白对虾、青虾、锯缘青蟹、河蟹、泥蚶、缢蛏、文蛤、三角帆蚌、鳖(外塘鳖、温室鳖)共26个养殖品种,其中有18个品种共发生52种病害(病害数比上月增加20种),其中病毒性疾病3种,细菌性疾病23种,寄生虫病9种,真菌性疾病7种,其它2种,病因不明8种。本月测报结果表明:生物源性病害占80.77%,其次为病因不明,占15.38%。4月份测报的品种平均发病率较高的有:叉尾鮰车轮虫病100%,湘云鲫赤皮病57.14%、车轮虫病28.57%,大黄鱼烂尾病42.70%,鲫鱼水霉病22.12%、鳊鱼水霉病20.22%、鲤鱼水霉病9.16%,泥蚶病因不明22.50%,三角帆蚌烂鳃病16.69%、寄生虫病15.64%。死亡率较高的有:泥蚶病因不明20.10%,南美白对虾病因不明1.60%,大黄鱼烂尾病1.34%,草鱼出血病0.82%。
5月份随着气温、水温的继续升高,淡水鱼类水霉病的发生会有所减少。但5月份水生动物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摄食量增多,投饲量会大大增加,导致残饵和排泄物增多,水质易恶化,所以各种病害的发病率都会有所上升。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各级推广站要加强用药指导,杜绝使用违禁药物,合理使用限用药物和一般药物,提倡使用生态制剂和中草药防治各种病害。
2.做好养殖池塘的定期消毒工作。水温回升后,各类病原生物开始活跃,一旦遇上激烈天气等不稳定因素,极易诱发病害。可采用含氯制剂全池泼洒,清除病原菌,用杀虫剂杀灭寄生虫及其虫卵等措施。
3. 严格按“四定”科学投饲,并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以增强养殖对象体质、提高其抗病力。
4.及时巡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可视情况适时开增氧机,预防或减轻浮头。
5.尚未放养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及用于鱼苗发塘的池塘,彻底清塘,并培肥水质;放苗前可施用复合微生物制剂,以提高苗种成活率。
6.把好苗种引进关,不从疫区进苗,保证苗种质量。苗种放养时必须注意温差,避免苗种的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