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水产养殖

2005年4-5月四川省水产养殖疫病情况

日期:2005-07-04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一、病害流行情况

  (一)4月份病害流行情况

  4月份,四川省在9个市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通过汇总情况分析,本月有11个养殖品种(鱼类9种、两栖/爬行类1种,甲壳类1种)共发生了14种疫病,其中病毒性1种、细菌性7种、真菌1种、寄生虫4种、病因不明1种。资阳、绵阳、德阳市的水产养殖品种的疫病发生率较高。全省仅在9个市州的11个测报点因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49万元。4月份,在该省资阳、绵阳、德阳等局部区域鮰鱼发生了暴发性鱼病,在三个测报点的经济损失达335.9万元,给三个市斑点叉尾鮰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达800多万元。

  草鱼:本月共发生3种病害。为烂腮病、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三种疫病最高发病率9.4%。

  鲢鳙鱼:本月共发生4种病害。其中细菌性1种、寄生虫3种。病害以寄生虫病为主,发病地点主要在绵阳市。

  斑点叉尾鮰:本月在四川省主要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区发生细菌性暴发性流行性鱼病,有的不在测报范围内,池塘养殖发病率在10%左右,死亡率20%左右;网箱养鱼平均发病率为40%左右,最高的达80%以上;死亡率高达30-50%,最高的达80%以上。

  鲤、鲫鱼:本月发生的疫病种类有出血性败血症、水霉病、竖鳞病。最高发病率8.1%。

  此外大口鲶、鲈鱼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烂腮、车轮虫、指环虫、腐皮病。

  (二)5月份病害流行情况

  5月份,通过对该省有9个市上报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分析,眉山、绵阳、自贡市的疫病发病率较高,其次是宜宾、达州、德阳市。本月有12种养殖种类(鱼类10种、两栖/爬行类2种),鱼类共发生了18种病害,其中细菌性7种、病毒性1种、真菌2种、寄生虫7种、病因不明1种;鳖和蛙共发生了4种病害。

  草鱼:本月共发生11种疫病,其中病毒性1种、细菌性4种、寄生虫5种、病因不明1种。以烂腮病、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鱼鲺、赤皮病为主。眉山、绵阳市的水产养殖疫病发病较为集中,宜宾、资阳、南充市等都普遍有疫情。

  鲢鳙鱼:本月共发生10种疫病。其中病毒性1中,细菌性4种、寄生虫5种。以锚头蚤、中华蚤、出血性败血症为主。自贡、宜宾市的水产养殖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疫病流行。

  斑点叉尾鮰:本月共发生6种疾病。疾病的种类主要有:烂鳃病、出血性败血症等,在眉山、绵阳、德阳又有由细菌引起的暴发性鱼病,在三个测报点造成经济损失达16.2万元,给三个市斑点叉尾鮰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达200多万元。

  鲤鲫鱼:本月发生的疫病种类有出血性败血症、烂腮病等。在自贡、绵阳、宜宾等市发生。

  此外,鲂、鲶、鲈、鮠、黄颡鱼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烂腮病、腐皮病、车轮虫病等。

  鳖发生了红底板病,蛙发生红腿病、胃肠炎病、车轮虫病,发病区域主要在资阳市、眉山市。

  二、病害造成的损失

  4月份,11个测报点的各养殖品种因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额达349万元,5月份为68万元。测报点水产养殖疫病损失统计表(万元)
  
  品种 月份 草鱼 鲢鳙 鲈 鲶 鲫 鲤 鲂 鮠 鮰 黄颡鱼 鳖 蛙 合计
4月 0.596 0.59 3.35 8.29 0.185 0.063     335.9       348.974
5月 9.098 10.384 4. 3.95 1.797 0.419 0.286 13 16.26 8.6 0.03 0.516 68.34

  在成都市的大邑县、崇州市、新津县,眉山市的仁寿县、绵阳市的三台县、德阳市的中江县、资阳市的简阳市和南充市的南部县等地,在4月、5月均发生了斑点叉尾鮰的急性暴发性传染病,仅在这些疫区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通过四川省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对该省主要的发病区分离得到了病原,并进行了疫病复制和药敏实验,结果发现此病原对水产上常用的很多药物都有抗药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早期的预防显得尤其重要,现该省水产局正在积极组织专家,对该疫病的防治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在免疫预防,药物防治上有所突破。

  三、下一阶段病害预测

  7-8月,随着高温、高湿、多雨季节的来临,各类病原开始活跃并大量繁殖,水产养殖动物处于最适生长阶段,投饵量的增加,鱼类排泄物增多,水体负载力增加,养殖品种的疾病发生将更加突出,广大养殖者,应加强水质监控,加强投入品的管理,加强病害防治,同时要注意该省的洪水发生、水质污染的发生,提前做好防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