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洪湖市打造洪湖水产品牌
湖北省洪湖市地处四湖水系下游,属典型的平原水网湖区,全市现有20个乡镇,486个村(场),93万人口,国土面积251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29万亩,可开发利用水面86万亩,现有水产养殖面积70.8万亩(新开挖鱼池面积近10万亩)。预计今年全市水产品总量突破30万吨,水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水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份额都将在70%以上。今年,该市全面实施“三个十万”工程,不断拓展水产发展空间,全力打造绿色水产品牌,在科技创新中创建绿色水产基地,努力提升洪湖水产品档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合理布局,突出基地示范作用。今年,该市调整后的十一五水产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渔业为目标,坚持“生态、高效、品牌”三个理念,突出“质量、安全、效益”三个重点,大力提升水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努力把洪湖建设成为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水产强市。对此,洪湖从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入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三个十万”工程,即:升级改造老池塘10万亩,使之容水深度2.5米以上;在低湖田新开发鱼池10万亩,把一些零散不成片的面积连接成片;发展小龙虾野生寄养10万亩。形成沿江20万亩无公害水产板块、沿下内荆河20万亩生态水产板块、沿湖20万亩绿色水产板块和沿洪排河60万口网箱养鳝板块的养殖新格局。通过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先后建立了新旗虾蟹套养、螺山小龙虾野生寄养等6个核心示范区和六合公司蟹苗培育、长江公司叉尾鮰繁育等10大苗种基地,使该市优势主导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85%以上。
二、正确引导,严格标准化操作规程。针对部分渔民传统的养殖习惯和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的现象,洪湖市水产局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标准化生产管理规程,一是加强渔民培训教育。根据示范水域养殖品种的不同,一方面根据部颁标准,编写了渔民一看就懂、可操作性强的河蟹、黄鳝、叉尾鮰、鳜鱼、泥鳅、小龙虾等品种的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并印发3万份,分发到养殖户手中,特别是将《常用渔药使用方法》和禁用渔药等贴到了渔民的鱼池棚上,抬头即可看到;另一方面还多次举办无公害养殖专业培训会,年培训5000多人(次)。为了使生态健康养殖普遍得到推广,今年,该市政府曾两次召开现场会,组织乡镇和相关部门一把手及水产养殖专业大户到生态养殖示范区实地学习,推广健康养殖经验。此外,还组成了有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乡镇水产服务中心参加的技术服务专班,每个核心区指定1-2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一方面帮助渔民建立渔业养殖日志登记,准确掌握渔池水质、水温、投饲、施肥和病害防治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进行全程技术服务与指导,收集整理好示范区的有关技术数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适时加以修订和完善,使更多的养殖户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均能够按照标准养殖。二是充分发挥协会作用。近年来,坚持以水产专业协会为纽带,不断促进绿色生态水产生产的健康发展。该市滨湖办事处是湖北省水产局授予的“湖北河蟹第一乡”,该办事处依托河蟹养殖协会,围绕“环境生态化、苗种本地化、营养套餐化、套养名优化、管理科学化”的养殖理念,打造我省规模最大的绿色食品(洪湖河蟹养殖)基地。引导渔民充分利用洪湖水生资源丰富的优势,科学选择饲养环境,冬季干池后渔民首先就是栽植水草、投放螺丝等,这些做法不仅为虾、蟹、鱼补充鲜嫩的饵料,且还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尤其为鱼类营造了良好的生活栖息环境。他们养殖的河蟹已注册为“洪湖清水”商标,并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三是强化鱼病综合防治技术。我们在对鱼病问题上本着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则。提倡生石灰消毒、复合微生物制剂消毒和池底曝晒的办法,杀灭敌害生物和病菌,尽量避免鱼病的发生,即便发病则及早对症下药,严格选用刺激性小、毒性小、无残留的优质绿色渔药,严禁人为加大剂量。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渔药,提倡使用中草药、微生物制剂等绿色无公害药物,或者采用生态防治鱼病的方法,尤其做到经常加注新水,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保持水质长期“肥、活、嫩、爽”,使之健康养殖与生态防病相结合。
三、疏堵结合,营造健康养殖良好环境。近几年,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全市上下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提升洪湖水产品档次,洪湖市采取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方式,努力营造健康养殖良好环境。“疏”就是疏通沟渠,让清洁纯净的水能排灌自如。今年全市疏洗大小沟渠40多条,完成土方120余万方。为了彻底清除污染源,还组织人力、机械,分片包干,将大沟大渠里的水花生等有害飘浮物清除,确保养殖户鱼池用水清洁干净,从而大大降低鱼类发病率。“堵”就是堵住一些超标禁用渔药、渔肥、渔饲料,甚至假冒伪劣产品。市政府牵头组织工商、渔政、公安、质监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全市所有渔需、渔药、渔肥、渔饲料进行不定期抽查,对禁用药物进行有效清理,发现不合格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立即销毁,真正把住投入品的源头关,切实为水产健康养殖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制订标准,打造洪湖水产品牌。为了全面推广绿色水产生产技术,切实生产消费者信得过的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一是强化水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该市在继“德炎”小龙虾、“洪湖清水”大闸蟹等品牌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后,今年又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登记注册了“洪湖”牌水产品原产地商标,同时,洪湖市水产局通过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制订了洪湖河蟹、洪湖黄鳝、洪湖鳜鱼、洪湖甲鱼四个品种的地方标准。为更好地突出地方特色,我们对镉、镍、铅、汞等重金属离子的安全标准作了更严格地规定(含量均低于部颁标准的50%)。此外,还认真做好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今年全市已申报产地认定9处,产品认证16个。二是建设水产品可追溯制度。我市德炎公司是一家水产品出口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建立一整套从水域到餐桌的检测体系。同时,主动与通威公司搭成协议,实行强强合作,建立10万亩绿色水产示范区,打造洪湖通威鱼。
总之,洪湖市将结合水产板块建设的标准和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全面实施生态健康水产养殖,全力建设国家级绿色水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