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江都农民吴桂红四年时间建成大型水产养殖基地
据江苏《扬州日报》报道。近日,江苏江都农民吴桂红建成一个大型育苗基地,该基地今年繁育鳜鱼苗2000多万尾,异育银鲫苗10亿尾,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成为江都当之无愧的“鱼花大王”。
4年前,从事养鸭的吴桂红看到养殖特种水产前景广阔,投入200多万元成立江都德本生态农业基地。基地拥有高标准鱼池1000亩,主要发展鳜鱼的控温繁育和养殖一体化,经过4年发展,今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国庆节后,他接待了一批批上门取经的大户和客户。
“我现在还有一些鲮鱼苗在塘里,想到吴堡养殖罗氏沼虾的大户那里取经,学一学大棚加温的技术,让这批鲮鱼安全越冬。”老吴告诉笔者,他眼下最心急的事就是找专家,咨询鲮鱼苗过冬的事。鲮鱼是鳜鱼养殖的主要饵料鱼,一亩鳜鱼塘要配三亩的饵料塘,现在基地采用活的饵料投放。老吴说,在他从事养殖之前,鲮鱼都是从广东等地引进苗种。“一般来说,养殖一条1斤鳜鱼,需要4斤的鲮鱼,鲮鱼价高时卖到5元多一斤,这是养殖最大的成本开支。”公司成立后,德本生态农业基地依托广东水产专家引进鲮鱼繁殖项目,获得成功。今年吴桂红人工繁殖鳜鱼苗也获得成功,这一技术突破,使得本地养殖户不用外出购苗。去年,吴桂红繁殖鲮鱼小苗60多亿尾,销售收入200多万元。通过自繁自育鱼苗和饲料成本的降低,吴桂红让养殖鳜鱼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预计每亩收入近万元。
吴桂红介绍,鳜鱼养得好,产量可达1000多斤一亩,效益可达1万多元。“鳜鱼就怕生病,一生病不要说赚钱,全军覆没都有可能。”老吴说,下一步将发展大棚恒温繁殖,有效解决本地养殖户的苗种需求,辐射带动更多养殖户发展特水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