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渔业船舶检验工作会议在福建漳州市召开
3月16日,全国渔业船舶检验工作会议在福建漳州市召开。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及其省级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的负责人共计150人参加了会议。农业部渔业局、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学会、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上海水产大学和国防科工委等单位的领导同志也到会指导。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张国胜及漳州市人民政府钟禄贵副市长到会祝贺,并分别介绍了福建省和漳州市渔业经济发展成就及前景。
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局长周彤在会上做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我国渔业船舶检验的质量和水平》的工作报告。他强调指出,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渔业专业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任务,回顾总结“十五”渔业船舶检验工作,研究“十一五”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部署2006年渔业船舶检验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渔业船舶检验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国渔业船舶检验事业和渔船渔机行业的发展。同时,报告对“十五”渔业船舶检验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回顾,并对渔业船舶检验工作中主要存在的两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亟需建立符合国情的渔业船舶检验技术法规,二是亟需加强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和队伍建设。今后五年,渔业船舶检验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和创新管理机制,坚持把解决涉及渔船航行安全和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严格依法检验,热情文明服务”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履行法定职责的业务能力;全面构建上下协调、分工明确、职责到位的和谐工作体系。渔业船舶检验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农业部党组的中心工作,按照全国渔业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全面提高渔业船舶检验质量和水平。渔业船舶检验工作目标是:建设一个“公正、科学、高效、服务、廉洁”的船检机构;培养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硬,执法严的船检队伍;促进渔船科技进步,提高渔船标准化水平;保障渔船安全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渔区和谐社会的建立。渔业船舶检验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完善渔业船舶检验法规,逐步规范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管理,不断提高渔业船舶检验人员素质,增强执法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逐年提高渔业船舶检验质量和水平。2006年渔业船舶检验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狠抓渔业船舶检验法规体系建设,加大对配套规则、规范、制度修订和完善的力度。二是强化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工作体系建设,重点推动尚未建立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的省建立工作体系。三是强化验船人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增强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四是加强调查研究,改革和完善渔业船舶检验管理制度。五是把好船用产品持证上船检查关,全面做好船用产品检验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六是依法加强渔业船舶设计、修造单位资格认定和渔船标准化工作。七是继续深入开展低质量渔业船舶的专项治理工作。八是加强交流与沟通,全面提升我国在参与国际海事组织渔业船舶安全事务等外事管理工作的水平。九是加强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等基础性工作,提高对全国渔船渔机行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水平。
周彤局长最后提出,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要方向明、决心大,开好局、起好步。在农业部党组和各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渔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渔区做出新的贡献。
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陈毅德与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在过去的五年里,全国渔业船舶检验事业和渔船渔机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法规不断完善、机构管理逐步规范、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执法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检验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为促进渔业发展,强化渔船管理,提高渔船安全水平,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毅德副局长强调要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提出措施,科学谋划“十一五”渔业船舶检验工作。2006年的渔船检验工作,要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渔业的8项重点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公正、科学、高效、服务、廉洁”工作方针和“安全第一、保证质量、方便渔民、养护资源和保护环境”五项原则,依照“完善法规、健全体系、创新管理、强化服务、积极拓展”这一思路,以宣贯《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为契机,不断创新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渔业船舶检验队伍,提升渔船检验工作质量和水平。陈毅德副局长最后希望全国的渔船检验机构及检验人员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完善渔船检验法规和规范,不断提高渔船检验工作的行政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开创渔船检验工作的新局面。
大会还对《远洋渔船管理办法》、《渔船检验立法规划》以及注册验船师制度进行了专题研讨。
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局长周彤在会上做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我国渔业船舶检验的质量和水平》的工作报告。他强调指出,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渔业专业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任务,回顾总结“十五”渔业船舶检验工作,研究“十一五”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部署2006年渔业船舶检验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渔业船舶检验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国渔业船舶检验事业和渔船渔机行业的发展。同时,报告对“十五”渔业船舶检验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回顾,并对渔业船舶检验工作中主要存在的两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亟需建立符合国情的渔业船舶检验技术法规,二是亟需加强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和队伍建设。今后五年,渔业船舶检验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和创新管理机制,坚持把解决涉及渔船航行安全和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严格依法检验,热情文明服务”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履行法定职责的业务能力;全面构建上下协调、分工明确、职责到位的和谐工作体系。渔业船舶检验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农业部党组的中心工作,按照全国渔业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全面提高渔业船舶检验质量和水平。渔业船舶检验工作目标是:建设一个“公正、科学、高效、服务、廉洁”的船检机构;培养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硬,执法严的船检队伍;促进渔船科技进步,提高渔船标准化水平;保障渔船安全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渔区和谐社会的建立。渔业船舶检验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完善渔业船舶检验法规,逐步规范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管理,不断提高渔业船舶检验人员素质,增强执法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逐年提高渔业船舶检验质量和水平。2006年渔业船舶检验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狠抓渔业船舶检验法规体系建设,加大对配套规则、规范、制度修订和完善的力度。二是强化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工作体系建设,重点推动尚未建立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的省建立工作体系。三是强化验船人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增强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四是加强调查研究,改革和完善渔业船舶检验管理制度。五是把好船用产品持证上船检查关,全面做好船用产品检验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六是依法加强渔业船舶设计、修造单位资格认定和渔船标准化工作。七是继续深入开展低质量渔业船舶的专项治理工作。八是加强交流与沟通,全面提升我国在参与国际海事组织渔业船舶安全事务等外事管理工作的水平。九是加强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等基础性工作,提高对全国渔船渔机行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水平。
周彤局长最后提出,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要方向明、决心大,开好局、起好步。在农业部党组和各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渔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渔区做出新的贡献。
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陈毅德与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在过去的五年里,全国渔业船舶检验事业和渔船渔机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法规不断完善、机构管理逐步规范、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执法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检验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为促进渔业发展,强化渔船管理,提高渔船安全水平,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毅德副局长强调要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提出措施,科学谋划“十一五”渔业船舶检验工作。2006年的渔船检验工作,要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渔业的8项重点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公正、科学、高效、服务、廉洁”工作方针和“安全第一、保证质量、方便渔民、养护资源和保护环境”五项原则,依照“完善法规、健全体系、创新管理、强化服务、积极拓展”这一思路,以宣贯《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为契机,不断创新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渔业船舶检验队伍,提升渔船检验工作质量和水平。陈毅德副局长最后希望全国的渔船检验机构及检验人员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完善渔船检验法规和规范,不断提高渔船检验工作的行政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开创渔船检验工作的新局面。
大会还对《远洋渔船管理办法》、《渔船检验立法规划》以及注册验船师制度进行了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