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长岭渔港服务地方经济
湖北长岭渔港项目是2004年7月6日通过农业部考察评审,同年12月农业部以农计函[2004]576号文件批准实施,该项目建设地位于梁子湖区梁子(岛)生态旅游渡假区长岭街的梁子湖畔,工程总投资为3200万元。其中第一期工程投资1337万元,国家农业部补助渔港建设资金400万元。该项目于2006年元月破土动工,主要工程为渔港码头及护岸工程、港池疏浚工程、港区道路建设和办公管理大楼、水电、导航设施配套及其他工程。截止2006年底已完成港池开挖45000立方米;航道疏浚60000立方米;港区道路6000平方米;建80米直立式码头;345米台阶式码头;建8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一座。目前,该项目处于竣工验收阶段,2007年6月底可正式投入使用。
渔港建设制度化。长岭渔港是农业部批准建设的第一批内陆渔港项目,为了使该项目能保质、保量按期完工,并将该渔港建设成高标准的样版式内陆渔港,对项目建设严格按项目管理法人制、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财务管理审计制等“四制”要求执行,相继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专项账户,制定详细的招投标方案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招投标工作委托湖北中天公司向外公开进行招标。从14家应招公司中根据项目招投标要求最后确定由各方面条件优越的武汉港建公司中标承建,整个渔港建设工作规范运行。农业部有关领导和专家到实地考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渔港建设合作多样化。长岭渔港建设既吸收了武汉梦天湖美食娱乐有限公司的参与,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水产项目的合作多样化,长岭镇已成为全市优势水产业的聚集地。目前,“鄂州市水产品加工园区”集合了全市规模较大的水产品加工企业10余家,占全市水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的80%。“湖北正源生物科技公司”是国内首家引进俄罗斯技术生产氨基酸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总投资4980万元。“鄂州市长岭李氏食品加工厂”,主要生产以水产品为主的硬罐头食品,开发出的六大系列产品远销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和东南亚各国。“鄂州梁子岛水特产工贸公司”和“长岭梁子湖水产品冷冻加工厂”。主要以地方特色水产品加工为主,开发出武昌鱼、红尾鱼、梁湖五珍冷冻食品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水产品加工食品,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另外还有“绿色水产品加工中心”、“土特产贸易公司”、“红尾鱼有限公司”、“梁子岛水产品加工厂”等十余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园区。“鄂州市水产品加工园区”规划建设期五年,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总投资11.2亿元。为保证加工园区的顺利实施,2007年3月6日,鄂州市市长范锐平在长岭召开了长岭渔港建设现场办公会,召集水产、水利、交通、环保、旅游、财政、发改委、梁子湖区人民政府等部门参与,围绕如何搞好长岭渔港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各有关部门和梁子湖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使长岭渔港工程建设有了一个和谐的建设环境,水、电、路等各项配套建设工程也得到顺利实施。
渔港建设运行市场化。为了解决长岭渔港建设配套资金不足问题,项目建设方鄂州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处,将项目公开,广泛向社会招商融资,通过与武汉梦天湖美食娱乐有限公司的多次协商达成合作协议。该公司总投资6000余万元。其中投资4500万元在渔港对面的梁子岛建设了集美食、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梦天湖武昌鱼生态园,该园于2006年9月鄂州市第七届“武昌鱼旅游节”期间投入使用。投资1780余万元用于长岭渔港武昌鱼生态园的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投入293万元用于场地绿化,综合办公楼装修、园林建设等。通过融资不仅解决了配套资金难于到位的问题,还从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项目的运行机制,促进了旅游休闲业和渔业的互动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渔港建设项目效益化。长岭渔港一期工程建成后,可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000个,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建设的总目标,长岭渔港成为年卸港能力达到5万吨的现代化高标准的码头,形成集水产品加工、贸易、港区后方补给服务、渔港城镇等功能,以渔业产业化为主导的长岭渔港经济带核心区。根据规划,长岭渔港经济带将形成比较完备的“养殖、捕捞——加工——贸易——旅游——服务”渔业产业链,形成具有较高综合效益和较强辐射能力的渔业经济带,对带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长岭渔港的建设,合作方梦天湖公司可停靠大型船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市渔政处可加强对渔民的集中培训,同时还可吸纳500名以上捕捞渔民转产和农民从事水产品加工、贸易、渔需物资流通等产业,即可解决渔民转产转业出路,增加收入,维护社会的稳定。每年经渔港转运货物可达2—3万吨,每吨货物节约20元,共计节约运输费40—60万元,销售收入平均每斤可增加0.10元,渔民可增收400—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