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渔情信息

中国环境报:长沙有毒河豚改头换面上餐桌

日期:2004-07-15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据新华社电 近段时间,湖南长沙出现了名为“小香鱼”的菜式,并上了一家名为“新玉楼东”酒楼的餐桌。日前,湖南省卫生监督部门执法人员来到该店突击检查,发现“小香鱼”其实就是小河豚,并立案查处这一违法经营行为。

  据《长沙晚报》报道,河豚含有河豚毒素,这种毒素很稳定,用盐腌、日晒和一般烧煮方法都不能解毒,甚至用15磅压力高温(121℃)蒸汽处理鱼卵、鱼皮两小时也不能完全破坏毒素。人食用20分钟后便可出现口、唇、舌尖、手指轻微麻木等早期症状,随后出现呕吐、步行困难、言语困难、不能运动等症状,进而出现血压迅速下降,直至意识消失,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早在今年4月初,长沙市芙蓉区卫生监督部门执法人员就发现“新玉楼东”将河豚入菜,并对其进行了查封。湖南省卫生监督人员再次来到该店暗访时发现该店已将“明火浓汤河豚”改名为特色菜“白汤小香鱼”继续出售。经过检测,发现“小香鱼”其实就是小河豚,酒楼每天销售不少于20条。卫生监督人员当场出具了监督意见书,禁止该店继续出售河豚。

  湖南省卫生监督所综合卫生监督科科长杨家明提醒市民,尽管一些商家宣称自己的河豚是养殖的、毒素低、有特制秘方解毒,但因吃河豚而发生的悲剧已有多起,希望人们不要贪一时口快。(稿件来源:2004年07月13日《中国环境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