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致力打造无公害渔业品牌
中山市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推进无公害生产,打造了一批中山渔业省级名牌产品。全市目前有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的“宝平”牌草鱼、鲮鱼、鳙鱼、冻罗非鱼片、鱼罐头;中山市东升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的“东裕”牌脆肉鲩;中山市渔农产冷冻厂有限公司的“欧风牌”冻虾以及中山市黄圃银华腊味有限公司的“建华”牌腊鱼等4家企业的8个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农业类名牌产品。到目前为止,该市渔业名牌的总量在全省同类产品中占30%左右,位居全省首位。
中山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在全省素有地位。去年全市水产品总量27.2万吨,增长6.8%;渔业产值30.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涌现出了水出公司、泰和腊味、银华腊味、渔农冷冻厂、华记水产、北洋水产等省内外有名有声的水产强势企业。
该市近年来注重加快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巩固南美白对虾、甲鱼、脆肉鲩、鳗鱼、罗氏沼虾、桂花鱼等1.03万公顷大宗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引进美国鲥鱼、澳洲和泰国笋壳鱼、草龟等名优新品种,丰富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渔业经济效益。从资金、技术、服务、信息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支持,搞好配套,完善功能,提高其出口和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目前,该市有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其中水出公司去年水产品出口创汇约3920万美元,经营133.4公顷示范基地,辐射带动3580户农户建立了0.53万公顷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增收1900万元以上,真正发挥出渔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今年将拓展筹资渠道,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高龙头企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重点培育中联水产、新洋水产等企业,使之升格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多年来,该市积极抓好无公害生产、标准化养殖,倾力打造中山渔业品牌,以占领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广科学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加强养殖过程的监管,规范养殖行为。渔业部门按有关标准制定各个养殖品种的养殖规程和质量监控措施,重点加强环境监测、养殖密度、饲料和渔药等投入品的管理。开展健康养殖等各类培训,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如通过开发益生菌自培自用技术,在80公顷鱼塘进行了试验,直接节约成本18万元。定向培育和引入绿藻,达到了改善、稳定养殖中后期水质的目的。做好水产病害的测报和防治工作,成立了专业水产养殖测报和防治实验室。此外,还在全市12个镇建立水产病害测报点20个,测报面积180公顷。据统计,全市水产养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8%和8.8%,均比往年下降了0.2%。
据了解,该市目前已创建了11个省级无公害基地。今年将继续抓好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工作。计划投入140万元,创建12个省级无公害基地,促进南美白对虾、禾虫、甲鱼、桂花鱼、鳗鱼、罗氏沼虾等10个品种通过国家认证。
中山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在全省素有地位。去年全市水产品总量27.2万吨,增长6.8%;渔业产值30.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涌现出了水出公司、泰和腊味、银华腊味、渔农冷冻厂、华记水产、北洋水产等省内外有名有声的水产强势企业。
该市近年来注重加快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巩固南美白对虾、甲鱼、脆肉鲩、鳗鱼、罗氏沼虾、桂花鱼等1.03万公顷大宗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引进美国鲥鱼、澳洲和泰国笋壳鱼、草龟等名优新品种,丰富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渔业经济效益。从资金、技术、服务、信息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支持,搞好配套,完善功能,提高其出口和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目前,该市有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其中水出公司去年水产品出口创汇约3920万美元,经营133.4公顷示范基地,辐射带动3580户农户建立了0.53万公顷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增收1900万元以上,真正发挥出渔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今年将拓展筹资渠道,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高龙头企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重点培育中联水产、新洋水产等企业,使之升格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多年来,该市积极抓好无公害生产、标准化养殖,倾力打造中山渔业品牌,以占领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广科学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加强养殖过程的监管,规范养殖行为。渔业部门按有关标准制定各个养殖品种的养殖规程和质量监控措施,重点加强环境监测、养殖密度、饲料和渔药等投入品的管理。开展健康养殖等各类培训,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如通过开发益生菌自培自用技术,在80公顷鱼塘进行了试验,直接节约成本18万元。定向培育和引入绿藻,达到了改善、稳定养殖中后期水质的目的。做好水产病害的测报和防治工作,成立了专业水产养殖测报和防治实验室。此外,还在全市12个镇建立水产病害测报点20个,测报面积180公顷。据统计,全市水产养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8%和8.8%,均比往年下降了0.2%。
据了解,该市目前已创建了11个省级无公害基地。今年将继续抓好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工作。计划投入140万元,创建12个省级无公害基地,促进南美白对虾、禾虫、甲鱼、桂花鱼、鳗鱼、罗氏沼虾等10个品种通过国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