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山东省水产品贸易发展态势良好
上半年山东省水产品贸易发展态势良好。经对山东省规模较大63处的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不包括经营水产品的农贸市场)调查,上半年市场交易量125万吨,交易额111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市场运营状况良好;水产品对外贸易稳步增长,上半年全省水产品进出口实现贸易总量101.4万吨,总值为22.6亿美元,增长-2.3%和6.1%。其中:进口53.2万吨,值8.1亿美元,增长-7%和-5.8%,出口48.2万吨,创汇14.5亿美元,增长2.9%和14.2%。
一、水产品市场流通及价格基本走势
2006年上半年全省水产品价格指数为108.8,其中海水产品价格指数110.9;淡水产品价格指数99.9。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全省水产品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成交额逐步放大;水产品价格走势平稳、波动不大,其中海水产品价格稳中有升;淡水产品价格前期稳中有降、后期价格略有上扬。
1、淡水产品价格略有波动,整体平稳。一季度个别品种价格略有下降而后期则呈上扬态势。上半年内陆淡水产品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和成交额都比往年增大。水产品价格整体比较平稳,前期个别品种价格略有下降如花鲢、甲鱼、鲫鱼、鲤鱼等品种价格都出现小幅回落,降幅为7%-16%左右。而进入6月份以来已升至去年水平或高于去年。目前鲤鱼的市场批发价为8元/公斤,零售价格为8.8元/公斤,分别较前期上涨4.5%和5%,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8%和11.6%;白鲢批发价为4.8元/公斤,零售价为6元/公斤,较今年前期上涨6.2%和6%,较去年分别上涨了4%和3%;另外甲鱼、黄鳝、乌鳢、泥鳅、罗非、鲫鱼、花鲢、团头鲂、草鱼、胡子鲶的价格分别是42元/公斤、29元/公斤、18元/公斤、13元/公斤、13元/公斤、11元/公斤、10元/公斤、9.6元/公斤、9.2元/公斤、7元/公斤,已涨至去年水平。
2、海水产品价格整体上涨,个别品种升幅较大。海水鲜鱼价格总体上涨,平均涨幅30%。其中一斤半左右的鲅鱼价格一般在16-20元/公斤同比增长80%;中等带鱼价格20元/公斤,大带鱼价格66-70元/公斤,同比增长均为60%;小黄花价格11元/公斤,大黄花价格在22-26元/公斤,同比增长37%;牙片鱼价格44-50元、加吉鱼26元/公斤、梭鱼12元/公斤、石斑鱼36元/公斤、黑鱼20-24元/公斤,价格基本同去年持平。
虾蟹市场走俏,价格升幅较大,其中母蟹(200克以上)110-120元/公斤,比去年年底上升64%;200克以下母蟹80-90元/公斤,比去年年底上涨一倍;公蟹(200克)80元/公斤,比年初上涨14%,比去年上涨118%。活爬虾价格持续居高不下,一般为24-26元/公斤,价格也比去年翻了一番。鹰爪虾、港养虾价格变化不大分别在26-28元/公斤、30-32元/公斤;对虾价格变动较大,4-5个头的价格在200-210元/公斤,7-8头的150元/公斤、14-16头的80元/公斤,平均涨幅56%左右。
贝类市场货源充足,总体价格比较平稳。除管角螺、鸟贝价格涨幅明显外,大部分品种价格持平。管角螺市场价格一般在28-30元/公斤,涨幅11%;鸟贝24元/公斤,涨幅41%,蛏子10元/公斤,花蛤6-7元/公斤,扇贝8元/公斤,鱿鱼9-10元/公斤,赤贝28-30元/公斤,夏日贝14-16元/公斤,龙虾18元/公斤,均与去年持平。
3、水产品价格分析。淡水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一是受春节消费带动,水产品短期需求增大,造成一些品种价格在节日过后价格回落,而在后期由于鱼货上市量明显减少导致销售价格紧随跟涨;二是随着禽流感的影响逐渐减小,市民消费分流,使部分水产品价格回落。
海水产品特别是活虾蟹价格上扬的原因:一是油价持续上涨,捕捞成本增加,渔民出海不足,致使部分海水产品价格上扬,二是由于6月中旬伏季休鱼开始,水产品上市量相对减少;三是活八带、章鱼等水产品大量出口韩国日本促使价格迅速抬高。
4、水产品价格走势预测。据分析,沿海已进入伏季休鱼期,受此影响,海洋捕捞产品价格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而水产养殖产品将陆续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海洋捕捞品的不足。因此下半年水产品仍然货源充足,价格也不会有大的起伏。
一是休渔主要是禁止拖网和帆张网使用,但流刺网以及钓钩网等可以使用,二是由于各地已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对海鱼进行保鲜和冷冻,预计海鱼不会缺货;三是各种养殖鱼货源充足,鲈鱼、加吉鱼、梭鱼品种齐全,杂色蛤、牡蛎、扇贝、蛏子等贝类产品销售看好,因此伏季休渔对水产品市场供求影响不大,价格也不会大起大落,但部分海捕鱼及爬虾价格将会继续坚挺上涨;淡水产品可能销售略有降低,但由于各大中型水库网箱鲤鱼部分达到上市规格,预计鲤鱼价格会略有下降,其他品种价格不会有大的变动。
二、水产品批发在市场运营状况
上半年全省水产品批发市场规模扩大,经营品种增多,交易量增加,效益提高,运营状况良好。
1、市场规模大,品种多,交易活跃。如诸城龙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总投资6000多万元,冷库总库容达10万吨,2006年上半年市场交易量约13万吨,交易额14亿元。沾化县王尔庄海蜇批发市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海蜇专业批发市场,海蜇产品70%来自欧洲、亚洲、美洲等国进口产品,30%来自国内沿海省区。上半年交易量4.85万吨,交易额14.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1%、20%;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上半年市场交易量35400吨,同比增长2.3%。
2、交易品种各有特色,市场专业性较强。诸城龙海水产品批发市场(龙海水产城)是以经营冷冻水产品为主的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沾化县王尔庄海蜇批发市场全部是海蜇批发经营的专业批发市场;济南海鲜大市场是以海水鲜活水产品经营为主的批发市场。
3、招商引资,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信息化水平。如去年年底,济南海鲜大市场在济南市、市中区政府的指导扶持下,从香港招商引资6亿元,分两期工程扩建市场规模(占地9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米),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市场扩建后,将成为江北规模最大的海鲜专业批发市场;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自2004年利用国家国债项目总,投资1113万元建设市场网络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监控中心,实现市场办公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年底完成;石岛北方渔市去年投资1.5亿元扩建市场规模,目前市场物流中心主体工程已进入附属设施装修和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9月份正式运营。
三、水产品对外贸易特点及分析
1、出口主要贸易方式有所变化,进料加工数量增大。据上半年调查,今年上半年该省水产品对外出口呈现出进料加工增长、来料加工稳定、一般贸易缩减的态势。由于受国内资源衰退的影响,适于加工出口的经济鱼类减少;养殖产品受药残和规模制约,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逐渐减少,如威海、日照市上半年一般贸易出口创汇2.6亿和1.2亿美元,仅增长0.1%和7.5%。来进料加工是该省水产品加工出口主要贸易形式,占全国来进料加工量的80%多,上半年来料加工出口基本稳定,尽管受客户制约,利润减少,甚至是保本经营的制约,但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维系客户关系和社会效益出发,部分企业仍将其作为重要经营业务,如东方海洋、青岛红福、日照荣信等企业来料加工占23%-40%。进料加工贸易因具有相对利润较高、原料质量可靠、供货稳定等优势,逐渐被大多数企业看好,上半年进料加工量逐步增长,如青岛正进、佳元、浩源、亿路发等企业90%以上或全部是进料加工,烟台50%的企业从事进料加工,因而青岛、烟台市出口增长速度较快,分别创汇5.7亿和4.9亿美元,增长24.5%和15.4%。
2、适时调整出口品种,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今年上半年该省水产品贸易在进口量、货值下降,出口量小幅增长的情况下,出口创汇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尽管进口量的减少,但出口价格上涨,平均价格为3006美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11%。一是受资金紧张的影响,二是企业适时调整进口品种,减少狭鳕这种低利润的“大路货”(上半年少进6.8万吨),增加鲽鱼、三文鱼、马哈鱼、蓝鳕、比目鱼、金枪鱼等加工附加值较高的品种,同时,各企业围绕市场需求,扩大精深(细)加工品的生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青岛亿路发开发的高附加值真空小包装产品最小的仅为11g—19g,日照荣信和美佳集团的星鳗系列产品分别占据日本东京和下关、九州市场的重要份额。
3、注重养殖基地建设,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据调查,为拓宽加工出口原料渠道,扩大一般贸易出口,许多企业已开始实施养殖、加工、出口、内销一体化经营,实行“公司+基地”模式,或建立自己的养殖生产基地。如烟台伟成在辽宁大连建立了扇贝收购处、荣成泰祥在海南成立了集水产养殖、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食品企业、日照美佳在江西九江建立了小龙虾分公司;荣信集团在海南合作投资1000万元的深海鱼类养殖项目已正式启动,主要养殖军曹鱼、对虾等,美佳集团的网箱养殖,品种有鲈鱼、黑头、美国红鱼等,今年下半年计划再出口100箱产品;文登骏马公司通过虾池改造和围网养殖,建立了几万亩的河豚鱼养殖基地,每年出口冰、鲜河豚鱼1000多吨。
4、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该省水产品出口影响不大。5月29日日本正式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提高了所有农业化学品在食品和农产品中的残留限量标准。日本是该省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2005年对日出口水产品11.3亿美元,占该省水产品出口总额的40%,今年上半年对日出口5.4亿美元,增长1.5%,占出口总额的37.2%,增幅较少主要是因为受捕捞资源影响,符合对日加工出口的产品减少,加之其消费特点是追求品种的变化,稳定的大批量进口一个品种较少。从目前情况来看,“肯定列表制度”对该省水产品出口影响不大,原因有三:一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和国内进口商、经销商的呼吁,该制度尚未全面真正实施;二是该省受该制度影响最大的是养殖产品的药物使用、残留,该省水产品中共存在使用3类72种农业化学品,其中(养殖行业使用的)渔用兽药(含中草药)62种、渔用农药2种、渔用饲料添加剂8种。经比对,有17种列入了日本“肯定列表”。而该省对日出口产品以海捕产品为主,养殖产品出口不多;三是该省许多企业在各级主管部门和商检部门的指导下,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拓宽出口渠道等方面都作了应对准备。
四、水产品加工出口龙头企业经营运行良好
今年上半年该省水产品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坚持“以外向型为主,内外结合”的发展思路,积极开拓国内外原料市场、销售市场,生产、经营运行良好。40家龙头企业其中31家实现出口,2005年有17家企业创汇过1000万美元,占过千万美元企业的21.8%。今年上半年大部分企业出口创汇保持10%左右的增长,出口创汇500万美元的龙头企业17家,占总数的21.3%.上半年实现了产值、收入、利税、进出口等项指标同比增长7%以上。如威海宇王集团上半年进口水产品及加工辅料463吨,同比增长128%;加工各类水产品7000吨,实现产值16822万元,收入22173万元,利税1747万元,进出口总额1234万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总值955.6万美元,同比增长5%,进口总值278.7万美元,增长85%;山东荣信集团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2亿,利税4241万元,出口创汇3548万美元。青岛三洋上半年加工生产各类鱼片6427吨,其中来料加工3750吨,占58.35%;自营生产2677吨,占41.65%。
一、水产品市场流通及价格基本走势
2006年上半年全省水产品价格指数为108.8,其中海水产品价格指数110.9;淡水产品价格指数99.9。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全省水产品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成交额逐步放大;水产品价格走势平稳、波动不大,其中海水产品价格稳中有升;淡水产品价格前期稳中有降、后期价格略有上扬。
1、淡水产品价格略有波动,整体平稳。一季度个别品种价格略有下降而后期则呈上扬态势。上半年内陆淡水产品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和成交额都比往年增大。水产品价格整体比较平稳,前期个别品种价格略有下降如花鲢、甲鱼、鲫鱼、鲤鱼等品种价格都出现小幅回落,降幅为7%-16%左右。而进入6月份以来已升至去年水平或高于去年。目前鲤鱼的市场批发价为8元/公斤,零售价格为8.8元/公斤,分别较前期上涨4.5%和5%,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8%和11.6%;白鲢批发价为4.8元/公斤,零售价为6元/公斤,较今年前期上涨6.2%和6%,较去年分别上涨了4%和3%;另外甲鱼、黄鳝、乌鳢、泥鳅、罗非、鲫鱼、花鲢、团头鲂、草鱼、胡子鲶的价格分别是42元/公斤、29元/公斤、18元/公斤、13元/公斤、13元/公斤、11元/公斤、10元/公斤、9.6元/公斤、9.2元/公斤、7元/公斤,已涨至去年水平。
2、海水产品价格整体上涨,个别品种升幅较大。海水鲜鱼价格总体上涨,平均涨幅30%。其中一斤半左右的鲅鱼价格一般在16-20元/公斤同比增长80%;中等带鱼价格20元/公斤,大带鱼价格66-70元/公斤,同比增长均为60%;小黄花价格11元/公斤,大黄花价格在22-26元/公斤,同比增长37%;牙片鱼价格44-50元、加吉鱼26元/公斤、梭鱼12元/公斤、石斑鱼36元/公斤、黑鱼20-24元/公斤,价格基本同去年持平。
虾蟹市场走俏,价格升幅较大,其中母蟹(200克以上)110-120元/公斤,比去年年底上升64%;200克以下母蟹80-90元/公斤,比去年年底上涨一倍;公蟹(200克)80元/公斤,比年初上涨14%,比去年上涨118%。活爬虾价格持续居高不下,一般为24-26元/公斤,价格也比去年翻了一番。鹰爪虾、港养虾价格变化不大分别在26-28元/公斤、30-32元/公斤;对虾价格变动较大,4-5个头的价格在200-210元/公斤,7-8头的150元/公斤、14-16头的80元/公斤,平均涨幅56%左右。
贝类市场货源充足,总体价格比较平稳。除管角螺、鸟贝价格涨幅明显外,大部分品种价格持平。管角螺市场价格一般在28-30元/公斤,涨幅11%;鸟贝24元/公斤,涨幅41%,蛏子10元/公斤,花蛤6-7元/公斤,扇贝8元/公斤,鱿鱼9-10元/公斤,赤贝28-30元/公斤,夏日贝14-16元/公斤,龙虾18元/公斤,均与去年持平。
3、水产品价格分析。淡水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一是受春节消费带动,水产品短期需求增大,造成一些品种价格在节日过后价格回落,而在后期由于鱼货上市量明显减少导致销售价格紧随跟涨;二是随着禽流感的影响逐渐减小,市民消费分流,使部分水产品价格回落。
海水产品特别是活虾蟹价格上扬的原因:一是油价持续上涨,捕捞成本增加,渔民出海不足,致使部分海水产品价格上扬,二是由于6月中旬伏季休鱼开始,水产品上市量相对减少;三是活八带、章鱼等水产品大量出口韩国日本促使价格迅速抬高。
4、水产品价格走势预测。据分析,沿海已进入伏季休鱼期,受此影响,海洋捕捞产品价格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而水产养殖产品将陆续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海洋捕捞品的不足。因此下半年水产品仍然货源充足,价格也不会有大的起伏。
一是休渔主要是禁止拖网和帆张网使用,但流刺网以及钓钩网等可以使用,二是由于各地已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对海鱼进行保鲜和冷冻,预计海鱼不会缺货;三是各种养殖鱼货源充足,鲈鱼、加吉鱼、梭鱼品种齐全,杂色蛤、牡蛎、扇贝、蛏子等贝类产品销售看好,因此伏季休渔对水产品市场供求影响不大,价格也不会大起大落,但部分海捕鱼及爬虾价格将会继续坚挺上涨;淡水产品可能销售略有降低,但由于各大中型水库网箱鲤鱼部分达到上市规格,预计鲤鱼价格会略有下降,其他品种价格不会有大的变动。
二、水产品批发在市场运营状况
上半年全省水产品批发市场规模扩大,经营品种增多,交易量增加,效益提高,运营状况良好。
1、市场规模大,品种多,交易活跃。如诸城龙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总投资6000多万元,冷库总库容达10万吨,2006年上半年市场交易量约13万吨,交易额14亿元。沾化县王尔庄海蜇批发市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海蜇专业批发市场,海蜇产品70%来自欧洲、亚洲、美洲等国进口产品,30%来自国内沿海省区。上半年交易量4.85万吨,交易额14.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1%、20%;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上半年市场交易量35400吨,同比增长2.3%。
2、交易品种各有特色,市场专业性较强。诸城龙海水产品批发市场(龙海水产城)是以经营冷冻水产品为主的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沾化县王尔庄海蜇批发市场全部是海蜇批发经营的专业批发市场;济南海鲜大市场是以海水鲜活水产品经营为主的批发市场。
3、招商引资,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信息化水平。如去年年底,济南海鲜大市场在济南市、市中区政府的指导扶持下,从香港招商引资6亿元,分两期工程扩建市场规模(占地9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米),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市场扩建后,将成为江北规模最大的海鲜专业批发市场;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自2004年利用国家国债项目总,投资1113万元建设市场网络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监控中心,实现市场办公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年底完成;石岛北方渔市去年投资1.5亿元扩建市场规模,目前市场物流中心主体工程已进入附属设施装修和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9月份正式运营。
三、水产品对外贸易特点及分析
1、出口主要贸易方式有所变化,进料加工数量增大。据上半年调查,今年上半年该省水产品对外出口呈现出进料加工增长、来料加工稳定、一般贸易缩减的态势。由于受国内资源衰退的影响,适于加工出口的经济鱼类减少;养殖产品受药残和规模制约,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逐渐减少,如威海、日照市上半年一般贸易出口创汇2.6亿和1.2亿美元,仅增长0.1%和7.5%。来进料加工是该省水产品加工出口主要贸易形式,占全国来进料加工量的80%多,上半年来料加工出口基本稳定,尽管受客户制约,利润减少,甚至是保本经营的制约,但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维系客户关系和社会效益出发,部分企业仍将其作为重要经营业务,如东方海洋、青岛红福、日照荣信等企业来料加工占23%-40%。进料加工贸易因具有相对利润较高、原料质量可靠、供货稳定等优势,逐渐被大多数企业看好,上半年进料加工量逐步增长,如青岛正进、佳元、浩源、亿路发等企业90%以上或全部是进料加工,烟台50%的企业从事进料加工,因而青岛、烟台市出口增长速度较快,分别创汇5.7亿和4.9亿美元,增长24.5%和15.4%。
2、适时调整出口品种,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今年上半年该省水产品贸易在进口量、货值下降,出口量小幅增长的情况下,出口创汇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尽管进口量的减少,但出口价格上涨,平均价格为3006美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11%。一是受资金紧张的影响,二是企业适时调整进口品种,减少狭鳕这种低利润的“大路货”(上半年少进6.8万吨),增加鲽鱼、三文鱼、马哈鱼、蓝鳕、比目鱼、金枪鱼等加工附加值较高的品种,同时,各企业围绕市场需求,扩大精深(细)加工品的生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青岛亿路发开发的高附加值真空小包装产品最小的仅为11g—19g,日照荣信和美佳集团的星鳗系列产品分别占据日本东京和下关、九州市场的重要份额。
3、注重养殖基地建设,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据调查,为拓宽加工出口原料渠道,扩大一般贸易出口,许多企业已开始实施养殖、加工、出口、内销一体化经营,实行“公司+基地”模式,或建立自己的养殖生产基地。如烟台伟成在辽宁大连建立了扇贝收购处、荣成泰祥在海南成立了集水产养殖、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食品企业、日照美佳在江西九江建立了小龙虾分公司;荣信集团在海南合作投资1000万元的深海鱼类养殖项目已正式启动,主要养殖军曹鱼、对虾等,美佳集团的网箱养殖,品种有鲈鱼、黑头、美国红鱼等,今年下半年计划再出口100箱产品;文登骏马公司通过虾池改造和围网养殖,建立了几万亩的河豚鱼养殖基地,每年出口冰、鲜河豚鱼1000多吨。
4、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该省水产品出口影响不大。5月29日日本正式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提高了所有农业化学品在食品和农产品中的残留限量标准。日本是该省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2005年对日出口水产品11.3亿美元,占该省水产品出口总额的40%,今年上半年对日出口5.4亿美元,增长1.5%,占出口总额的37.2%,增幅较少主要是因为受捕捞资源影响,符合对日加工出口的产品减少,加之其消费特点是追求品种的变化,稳定的大批量进口一个品种较少。从目前情况来看,“肯定列表制度”对该省水产品出口影响不大,原因有三:一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和国内进口商、经销商的呼吁,该制度尚未全面真正实施;二是该省受该制度影响最大的是养殖产品的药物使用、残留,该省水产品中共存在使用3类72种农业化学品,其中(养殖行业使用的)渔用兽药(含中草药)62种、渔用农药2种、渔用饲料添加剂8种。经比对,有17种列入了日本“肯定列表”。而该省对日出口产品以海捕产品为主,养殖产品出口不多;三是该省许多企业在各级主管部门和商检部门的指导下,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拓宽出口渠道等方面都作了应对准备。
四、水产品加工出口龙头企业经营运行良好
今年上半年该省水产品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坚持“以外向型为主,内外结合”的发展思路,积极开拓国内外原料市场、销售市场,生产、经营运行良好。40家龙头企业其中31家实现出口,2005年有17家企业创汇过1000万美元,占过千万美元企业的21.8%。今年上半年大部分企业出口创汇保持10%左右的增长,出口创汇500万美元的龙头企业17家,占总数的21.3%.上半年实现了产值、收入、利税、进出口等项指标同比增长7%以上。如威海宇王集团上半年进口水产品及加工辅料463吨,同比增长128%;加工各类水产品7000吨,实现产值16822万元,收入22173万元,利税1747万元,进出口总额1234万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总值955.6万美元,同比增长5%,进口总值278.7万美元,增长85%;山东荣信集团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2亿,利税4241万元,出口创汇3548万美元。青岛三洋上半年加工生产各类鱼片6427吨,其中来料加工3750吨,占58.35%;自营生产2677吨,占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