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市水产加工业呈现规模化经营发展态势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开展了渔业产业化专题调研。从调研中了解到,2008年以来,全市15家省级水产(农业)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除2家市场流通企业外)多数都在建设水产加工新厂房(车间),建筑面积约13.18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多元;其中,新批土地建设水产加工厂房4家,占地面积106亩。目前部份加工车间已投入使用。
据介绍,水产加工业是泉州市水产业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水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2008年全市水产加工品17.84万吨,加工产值25.27亿元,分别比增6%和41.02%。目前泉州市省级水产(农业)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呈现出的大量融资扩大生产规模的良好发展态势,对该市拓展水产深加工产生极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有4点:
第一,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一方面是国际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加入WTO,近年来,该市水产加工企业通过HACCP质量体系认证10家、欧盟认证3家,目前还有一些企业如石狮市华宝明祥食品有限公司等正在申报俄罗斯出口企业注册认证。这些企业由于申报批准自主进出口,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逐年上升,主要有鱿鱼、带鱼及中上层鲐鲹鱼类等品种,其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是国内市场需求,由于国家拉动内需政策影响,该市水产加工企业抓住机遇,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包括干制品、熟食品、熏烤品、调味品,还有大宗冷冻加工品,由原单一沿海城市供给扩大到中西部地区销售,尤其是生产适合当地各种风味畅销产品,如石狮市华宝明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麻辣水产加工制品,其产品在中西部市场的占有量越来越大。
第二,市场竞争的刺激作用。一些省级、市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运用企业资本积累和该市侨、台、游资的优势,建设新厂房,增添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如晋江市富鸿水产有限公司,在深沪中心渔港码头征地10亩,投资6000多万元,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其中市场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于2009年7月底封顶,同时该公司还征地60亩,用于水产加工厂房建设,目前已动工兴建。实施品牌战略,采用先进加工技术,开发新产品和系列产品,扩大产品市场占有量; 晋江市闽南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300万元,新建厂房7000平方米,开发鱼豆腐、虾饼、墨鱼风尾虾、鱼糜烧烤等新产品;晋江阿一波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即食紫菜酥、即食海带泡菜笋、即食海带泡花生、海鲜精等新产品;晋江三源投资兴建水产品罐头生产线等。
第三,追求利润的驱动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企业生产规模越大,加工产品数量和总产值就越多,获得利润就越多,产品成本就越低,企业知名度就越高,其带动能力和辐射面就越广。
第四,政策倾斜的扶持作用。为了积极支持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水产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近年来,国家在融资信贷、出口退税等出台诸多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在土地审批、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和重点扶持,促进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市在现有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又有闽南、富鸿、阿一波、正源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正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