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市实施推进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八项措施
为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发展,2004年,连云港市将强化措施落实,从八个方面着手全力推进。
一是大力发展沿海产业带。以继续扩大海水养殖为突破口,推进浅海开发,重点进行滩涂贝类更新换代、扩大藻类养殖规模,积极发展2个沿海产业带。一是从连云区西墅到赣榆柘汪沿线的紫菜养殖加工产业带,二是从灌南堆沟港到赣榆柘汪沿海的河蟹育苗产业带。
二是积极推进工厂化养殖。加快工厂化养殖建设步伐,提高产量和效益。以榆城集团为中心,南到赣榆宋庄北到海头石桥建成工厂化养殖基地,主要工厂化养殖大鲮鲆、河豚、牙鲆鱼、三纹鱼、南美白对虾等,带动渔业向设施、综合养殖方向发展。
三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三大海淡水养殖园区:一是以赣榆青口、宋庄为中心的对虾、缢蛏混养园区,新扩大面积2万亩。二是以赣榆石桥为中心南到海头北到柘枉的对虾、梭子蟹混养园区;三是以赣榆墩尚、东海青湖、连云区云山为中心的泥鳅养殖出口外向型园区。
四是着力推进渔业标准化进程。加快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预报中心、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套建设,进一步扩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力争2004年全市无公害水产品基地面积达25万亩。
五是积极推进转产转业工作。进一步实施“减船转产”政策,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2004年力争减渔船88艘,转产渔民500人。
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出去,迎进来”,在厦门、大连等地成功招商引资的基础上,扩大招商引资范围,争取出境、出国招商。
七是加快人工鱼礁和渔港建设。计划2004年继续投放人工鱼礁1500个,建设苗种繁育场,进行鱼苗和贝类放养。同时,在渔业资源增殖的基础上,建设海上人工游钓平台,发展海上游钓业,建成江苏省唯一的人工鱼礁科技增殖区。积极申报建设青口中心渔港,加大申报海头港、燕尾港等国家一级渔港的工作力度。
八是强化海洋综合治理。实行“渔政、船检、通讯”联合执法,全力维护海上渔业生产秩序。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加大海洋环境的监测保护,严厉查处污染事故。
通过以上八大措施,实现全市海淡水养殖面积达到110万亩,水产品总量达43.5万吨,渔业产值达到43亿元的目标。
一是大力发展沿海产业带。以继续扩大海水养殖为突破口,推进浅海开发,重点进行滩涂贝类更新换代、扩大藻类养殖规模,积极发展2个沿海产业带。一是从连云区西墅到赣榆柘汪沿线的紫菜养殖加工产业带,二是从灌南堆沟港到赣榆柘汪沿海的河蟹育苗产业带。
二是积极推进工厂化养殖。加快工厂化养殖建设步伐,提高产量和效益。以榆城集团为中心,南到赣榆宋庄北到海头石桥建成工厂化养殖基地,主要工厂化养殖大鲮鲆、河豚、牙鲆鱼、三纹鱼、南美白对虾等,带动渔业向设施、综合养殖方向发展。
三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三大海淡水养殖园区:一是以赣榆青口、宋庄为中心的对虾、缢蛏混养园区,新扩大面积2万亩。二是以赣榆石桥为中心南到海头北到柘枉的对虾、梭子蟹混养园区;三是以赣榆墩尚、东海青湖、连云区云山为中心的泥鳅养殖出口外向型园区。
四是着力推进渔业标准化进程。加快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预报中心、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套建设,进一步扩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力争2004年全市无公害水产品基地面积达25万亩。
五是积极推进转产转业工作。进一步实施“减船转产”政策,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2004年力争减渔船88艘,转产渔民500人。
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出去,迎进来”,在厦门、大连等地成功招商引资的基础上,扩大招商引资范围,争取出境、出国招商。
七是加快人工鱼礁和渔港建设。计划2004年继续投放人工鱼礁1500个,建设苗种繁育场,进行鱼苗和贝类放养。同时,在渔业资源增殖的基础上,建设海上人工游钓平台,发展海上游钓业,建成江苏省唯一的人工鱼礁科技增殖区。积极申报建设青口中心渔港,加大申报海头港、燕尾港等国家一级渔港的工作力度。
八是强化海洋综合治理。实行“渔政、船检、通讯”联合执法,全力维护海上渔业生产秩序。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加大海洋环境的监测保护,严厉查处污染事故。
通过以上八大措施,实现全市海淡水养殖面积达到110万亩,水产品总量达43.5万吨,渔业产值达到43亿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