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综合信息

重庆市涪陵区致韩镇倾力打造水产强镇

日期:2006-04-19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重庆市涪陵区致韩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现有耕地2.2万亩,人口23609人,以粮食、蚕桑、榨菜、生猪为主要产业。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把水产养殖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坚持发展不放松。截止2005年底,全镇共开发养殖水面3000亩,其中水库和山平塘水面1400亩、精养鱼池1600亩;发展水产养殖大户200余户,其中20亩以上24户、50亩以上8户、100亩以上3户。2005年产商品鱼2200多吨,约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1/4;农民人均水产养殖收入635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水产养殖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大特色产业。其主要做法有三点。

  一、因势利导,精选项目。该镇淡水资源丰富,现有小(二)型水库8座、山平塘561口,养殖水面1400亩。当地农民有良好的水产养殖习惯。党委、政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住有关部门清理整顿水库肥水养殖的契机,因势利导,教育引导养殖大户学习外地的先进养殖技术,改变传统的养殖习惯,跳出单纯依靠水库和山平塘养鱼的发展模式,鼓励养殖能人承包租用农户成片的冲冲田,围田修池,积极发展成片的精养鱼池,走出了一条科学养殖、滚动发展的新路子。

  二、培育能人,协会带动。发展水产养殖,水面是基础,技术是关键,能人是榜样。该镇党委、政府瞄准水产养殖项目后,着力宣传扶持百花村的水产养殖大户——夏光文,鼓励他投资80多万元,围田新建养鱼池,走规模发展之路。随着养鱼户的逐渐增多,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镇党政领导审时度势,引导成立了致韩镇水产养殖协会。目前,该协会已发展会员70多人,并辐射到石龙、李渡、丛林等周边乡镇。水产养殖协会的成立,不但搭建起了养殖户信息交流的平台,减少了恶性竞争,而且还激发了业主的养殖积极性,增强了做大做强的信心,助推了水产养殖规模的大发展。百花村村委会主任王松,2003年仅有养殖水面3亩,2004年扩大到40亩,2005年已发展到100多亩,在其带动下,该村2005年新发展养鱼大户3户,新建精养鱼池250多亩。犁园村的蒋能德,在协会的带动和支持下,2004年至今,投资新建精养鱼池70多亩。协会成立以来,累计为会员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1500余人次,为会员节约成本30万元,养鱼平均单产从每亩50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最高的达1500公斤;实行统一销售,每吨售价比分散经销高200元,为会员多赚80万元。

  三、锁定目标,倾力扶持。为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业,该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水产养殖“531”发展规划,即:力争到2010年全镇发展水产养殖5000亩(产量3000吨)、产值3000万元、农民人均水产养殖收入1000元。同时,确定重点抓好百花、犁园、云星三个水产养殖基地村建设,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坚持水产养殖无小事,实行镇领导分片包村联系养殖大户制度和派出所挂牌保护制度。对新建精养鱼池的农户,实行“四优先”,即村社干部优先协调农户的承包地,农林站优先协调养殖用水,协会优惠提供良种鱼苗和配合饲料,建环、国土所优先审批养殖临时用房、并免收相关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