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市全力做好渔业救灾复产工作
6月1日至6月3日,受高空槽和切变线影响,广东梅州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加之受福建棉花滩水库、蕉岭长潭水库泄洪的影响,造成山洪暴发,梅江、汀江、韩江水位暴涨,沿岸村镇受浸严重。全市八个县(市、区)共有83个镇30.3879万人受灾,渔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据6月3日统计,全市损坏塘坝111座,水产受灾面积1.013万亩,损失产量3924吨、种苗123万尾,直接经济损失2644万元。
灾情发生后,该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迅速组织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加强鱼塘的灾后管理,把渔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渔业主管部门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及早部署,严防以待
强降水来临之前,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5月30日,梅州市农业局以梅农电[2006]15号文向各县(市、区)发出了《关于做好防御强降水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三条措施,要求各县(市、区)要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早准备、早检查、早落实。该局组织了40多名干部,分成8个小组,分赴各县(市、区)指导抗灾抢险。市、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安排值班,24小时保证有领导和干部值班。全体渔业干部严阵以待,做好抗洪抢险各项准备工作。
二、迅速行动,靠前指挥
灾情发生后,该局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切实做好救灾工作。派出四个工作组,该局党委书记、局长曾佛应和其他局领导亲自带队,冒着大雨到受灾较为严重的大埔、梅县、蕉岭、兴宁市、平远、丰顺受灾第一线,调查了解受灾情况,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和指导群众有效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组织了防汛救灾工作小组,深入灾区了解情况,指导救灾复产工作。并组织水产专家研究救灾复产措施,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及时研究,提出措施
为切实做好救灾复产工作,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及时研究,提出救灾复产意见印发给农(渔)民,指导救灾复产。一是清整消毒池塘。及时修整加固受浸坍塌的堤埂,每亩1米水深施生石灰15-20公斤消毒。二是补放鱼种。选择无伤无病的优质鱼种补充外逃鱼,对新补放的鱼种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10分钟。三是加强池塘管理。洪涝灾后要利用当前鱼类生长旺季加强池塘管理,投足饲料,并注意调节水质和防治病害,重点加强草鱼“四大病”的防治。
四、加强沟通,调剂余缺
针对灾后大规格鱼种紧缺的实际,及时收集鱼种供求情况,迅速组织外购鱼种供应市场。
五、筹集资金,加快复产
该局在自身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集10多万元,先于投入渔业救灾复产工作。据初步估算,此次全市渔业救灾复产,需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修复塘堤800万元,采购鱼种200万元。
灾情发生后,该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迅速组织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加强鱼塘的灾后管理,把渔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渔业主管部门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及早部署,严防以待
强降水来临之前,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5月30日,梅州市农业局以梅农电[2006]15号文向各县(市、区)发出了《关于做好防御强降水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三条措施,要求各县(市、区)要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早准备、早检查、早落实。该局组织了40多名干部,分成8个小组,分赴各县(市、区)指导抗灾抢险。市、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安排值班,24小时保证有领导和干部值班。全体渔业干部严阵以待,做好抗洪抢险各项准备工作。
二、迅速行动,靠前指挥
灾情发生后,该局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切实做好救灾工作。派出四个工作组,该局党委书记、局长曾佛应和其他局领导亲自带队,冒着大雨到受灾较为严重的大埔、梅县、蕉岭、兴宁市、平远、丰顺受灾第一线,调查了解受灾情况,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和指导群众有效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组织了防汛救灾工作小组,深入灾区了解情况,指导救灾复产工作。并组织水产专家研究救灾复产措施,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及时研究,提出措施
为切实做好救灾复产工作,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及时研究,提出救灾复产意见印发给农(渔)民,指导救灾复产。一是清整消毒池塘。及时修整加固受浸坍塌的堤埂,每亩1米水深施生石灰15-20公斤消毒。二是补放鱼种。选择无伤无病的优质鱼种补充外逃鱼,对新补放的鱼种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10分钟。三是加强池塘管理。洪涝灾后要利用当前鱼类生长旺季加强池塘管理,投足饲料,并注意调节水质和防治病害,重点加强草鱼“四大病”的防治。
四、加强沟通,调剂余缺
针对灾后大规格鱼种紧缺的实际,及时收集鱼种供求情况,迅速组织外购鱼种供应市场。
五、筹集资金,加快复产
该局在自身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集10多万元,先于投入渔业救灾复产工作。据初步估算,此次全市渔业救灾复产,需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修复塘堤800万元,采购鱼种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