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重抓水产
学习、贯彻湖北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精神,从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荆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五大战略决策,即先抓开放、主抓工业、狠抓旅游、重抓水产、实抓党建。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水域辽阔,水资源极为丰富,发展水产养殖条件得天独厚。改革开放以来,荆州水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重抓水产,是该市市委市政府又一英明决策。
这些年来,荆州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挥资源优势,大做水产文章,促进了水产业的长足发展,荆州水产业在全国、全省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实践证明,水产业已经成为加快该市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成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产业,成为推进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当前,荆州市水产业具备了突破性发展的有利条件。该市水产养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着比较良好的养殖传统和产业基础。德炎、越盛等一批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相继崛起,水产品加工能力得到较快提高,为荆州水产品转化增值提供了有力产业支撑。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湖”地区综合治理,一批水利血防工程将全面启动,水利基础设施将发生明显改善,将为荆州水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
同时,加快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加快渔业基础设施改善,加快发展水产科研,加快完善水产投入机制,等等,为下一步突破性发展水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重抓水产,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思路,科学规划。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渔业现代化为主线,以品牌渔业、高效渔业、生态渔业为核心,以渔民增收为重点,加快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水产产业化,切实加强渔业管理,不断提高渔民整体素质,力争尽快在全国率先建成渔业经济发达、渔民富裕文明、环境和谐优美的现代化新渔区。
水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充满活力的产业。重抓水产,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与水利血防综合治理结合起来,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各地各部门要抓好科学规划,办好示范样板,搞好优质服务,强化依法管理,全力实施水产业“壮大工程”,加快实现水产“211”目标,力争在水产业发展观念、发展目标、优化模式、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和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的突破。要注重加强水产养殖优势板块基地建设,注重加强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注重加强苗种繁育工程建设,注重加强精品名牌建设,有序发展,整体推进,努力实现荆州市水产业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