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淡水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正式启动
10月30日、31日,山东省暨淡水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启动仪式分别在东平湖、南四湖举行。该省财政厅、省海洋与渔业厅、泰安市政府、济宁市政府、东平县委、县政府、微山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领导同志及有关市县渔业部门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及渔民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该省海洋与渔业厅侯英民厅长、王瑗副厅长出席启动仪式,侯厅长在仪式上讲了话。著名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应邀参加仪式。
侯英民厅长指出,淡水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的正式启动,是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淡水渔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优化调整淡水渔业结构,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湖区渔民增收的一项重大决策。山东省淡水渔业资源丰富,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东平湖水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淡水渔业生产均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条件。多年来,济宁市和微山县、泰安市和东平县各级政府把淡水渔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之—,加大扶持政策和措施,淡水渔业有了长足发展,对满足大众消费需求,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前些年持续干旱的影响,南四湖区水面大幅减少,加上一些传统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湖区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很多大宗优质经济鱼类已濒临灭绝。侯厅长强调,淡水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是全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等手段,有计划地培育渔业资源,重建微山湖区渔场,逐步建立起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渔业生态系统,再现昔日微山湖“日出斗金”的大好局面,使湖区走出一条渔业生产发展、资源环境良好、群众生活富裕的道路。侯厅长要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渔业资源修复问题,树立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理念,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财政、计划、科技等部门对“行动计划”的支持。要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人工增殖放流的规模和质量;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查处电鱼、毒鱼等破坏渔业资源行为和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正确处理好湖泊作为城镇饮用水源和发展水产增养殖的关系,合理发展渔业增养殖生产,努力增加湖区渔民收入。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资源持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环境健康优美的渔业资源保障体系,促进淡水渔业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由该省财政扶持在两大湖泊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人工增殖放流在山东省尚属首次。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规范、健康增殖,省海洋与渔业厅制定了《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管理办法》,要求对增殖放流的苗种进行检验检疫,对放流苗种的采购实行招标,同时要对实施放流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采用科学评估方法,对增殖放流效果进行评价。沿湖各地政府部门对增殖项目非常重视,泰安市水利与渔业局、济宁市渔业局及东平县政府、微山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按要求进行了采购苗种的招标工作,筛选优质品种,及时进行放流。苗种放流工作将于11月底前结束。今年计划在南四湖放流草鱼、鲢鱼、鳙鱼、鲂鱼、鲫鱼、河蟹等大规格苗种595万尾(只),东平湖放流鲢鱼、鳙鱼、河蟹等大规格苗种270万尾(只)。
侯英民厅长指出,淡水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的正式启动,是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淡水渔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优化调整淡水渔业结构,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湖区渔民增收的一项重大决策。山东省淡水渔业资源丰富,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东平湖水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淡水渔业生产均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条件。多年来,济宁市和微山县、泰安市和东平县各级政府把淡水渔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之—,加大扶持政策和措施,淡水渔业有了长足发展,对满足大众消费需求,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前些年持续干旱的影响,南四湖区水面大幅减少,加上一些传统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湖区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很多大宗优质经济鱼类已濒临灭绝。侯厅长强调,淡水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是全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等手段,有计划地培育渔业资源,重建微山湖区渔场,逐步建立起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渔业生态系统,再现昔日微山湖“日出斗金”的大好局面,使湖区走出一条渔业生产发展、资源环境良好、群众生活富裕的道路。侯厅长要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渔业资源修复问题,树立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理念,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财政、计划、科技等部门对“行动计划”的支持。要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人工增殖放流的规模和质量;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查处电鱼、毒鱼等破坏渔业资源行为和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正确处理好湖泊作为城镇饮用水源和发展水产增养殖的关系,合理发展渔业增养殖生产,努力增加湖区渔民收入。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资源持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环境健康优美的渔业资源保障体系,促进淡水渔业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由该省财政扶持在两大湖泊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人工增殖放流在山东省尚属首次。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规范、健康增殖,省海洋与渔业厅制定了《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管理办法》,要求对增殖放流的苗种进行检验检疫,对放流苗种的采购实行招标,同时要对实施放流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采用科学评估方法,对增殖放流效果进行评价。沿湖各地政府部门对增殖项目非常重视,泰安市水利与渔业局、济宁市渔业局及东平县政府、微山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按要求进行了采购苗种的招标工作,筛选优质品种,及时进行放流。苗种放流工作将于11月底前结束。今年计划在南四湖放流草鱼、鲢鱼、鳙鱼、鲂鱼、鲫鱼、河蟹等大规格苗种595万尾(只),东平湖放流鲢鱼、鳙鱼、河蟹等大规格苗种270万尾(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