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资源环保

中国厦门中华白海豚国际研讨会暨五缘湾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论证会情况通报

日期:2006-04-11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2006年3月25-26日,由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承办,厦门市人民政府和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办公室主办的“中国厦门中华白海豚国际研讨会暨五缘湾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论证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酒店召开。本次会议在国家农业部渔业局及该市领导的关心、指导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一、会议的基本情况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人与海豚”。研讨会致力于为世界各地区中华白海豚保护的科学研讨、经验交流和国际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致力于提高中国乃至全球濒危物种尤其是濒危海洋哺乳动物的保护意识。来自美国、英国、比利时以及香港、台湾及金门的专家、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京办公室、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武汉办公室、国家海洋局、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办公室、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和广西钦州三娘湾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代表及在厦的部分科研院校老师和研究生、博士生约60人参加了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共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中3月25日为“中国厦门中华白海豚保护国际研讨会”,重点研讨中华白海豚种群行为生态学、个体行为学;中华白海豚基础生物学;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方法及中华白海豚保护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等专题。3月26日上午,国内外专家考察了火烧屿濒危物种保护中心。3月26日下午为“五缘湾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论证会”。重点对该局组织开展的“五缘湾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生态环境初步调查与评价课题”及“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暨五缘湾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研究方案”进行论证。

  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阮耀国副秘书长主持,潘世建副市长和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办公室副主任李彦亮分别到会致词。研讨会的闭幕式由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办公室樊祥国处长主持,该局郑茂是副局长作闭幕式讲话。

  二、会议取得的成果

  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各国各地区进行中华白海豚保护技术交流,特别是为厦门建立稳定的国际间区域合作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性合作平台。通过此次会议,一方面扩大了厦门在中华白海豚保护方面的国际、国内影响,另一方面,也为厦门开展中华白海豚的救护、科研等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一)签署了《中华白海豚保护与研究倡议书》。

  在3月26日的研讨会上,来自美国的国际海洋哺乳动物领域权威专家、来自比利时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专家、来自香港自然基金会海豚保护官员、香港海洋环境保护协会等以及来自台湾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等16位专家紧紧围绕“中华白海豚与人类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题,从海洋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对中华白海豚保护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的学术气氛相当浓厚。最后,与会专家代表通过发言、讨论、交流,达成了共识,共同签署了《中华白海豚保护与研究倡议书》,呼吁:自觉树立保护海洋环境,保护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意识;加大投入,开展中华白海豚生态学、种群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繁殖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强化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执法监管能力;禁止海域的非法渔业活动,严格控制沿岸各种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改善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开展区域合作,加强先进技术、研究成果及管理手段的信息交流;建立中华白海豚误捕误伤或搁浅个体的救治网络,及时救治因人类活动受到伤害的个体;持续开展增殖放流等恢复渔业资源的行动,为中华白海豚提供丰富的食物;加强保护中华白海豚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保护这一濒危物种的意识;倡议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中去。

  (二)形成了《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暨五缘湾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研究方案》及《五缘湾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生态环境初步调查和评价》课题专家论证意见。

  3月27日下午,该局郑茂是副局长主持召开了《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暨五缘湾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研究方案》及《五缘湾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生态环境初步调查和评价》课题论证会。出席论证会的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专家,农业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代表在听取了市路桥建设投资总公司陈副总经理关于五缘湾的建设规划介绍及课题组的汇报后,对我市在五缘湾建立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了专家论证意见,从而为我市实施五缘湾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项目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本次研讨会上专家的发言材料将整理成册,并考虑通过《中国水产》刊发增(专)刊。

  三、承办此次研讨会的几点体会

  一是规格高、质量高。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都是国内外鲸豚研究领域的顶尖权威,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办公室李彦亮副主任评价本次研讨会,“是对中华白海豚保护的一次国际顶端诊断会诊,也是世界鲸豚保护的诊断与会诊。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在世界鲸豚保护事业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专家的发言内容丰富,观点精辟。

  二是学术气氛浓烈,交流充分。本次会议主要是学术型的研讨会,无论是专家还是代表,大家发言踊跃,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轻松笑声。此次研讨会上,发言专家基本上都使用英文,但通过同声翻译,专家们与听众还是进行了充分地学习交流,对一些不同观点亦进行了充分的提问和辩论,学术氛围十分严谨、活跃。

  三是领导重视,组织严密。该市政府领导倡议并高度重视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多次召集会议并强调要举办好此次研讨会。该市政府阮耀国副秘书长专门召集市委宣传部、市外办等相关部门召开筹备会,对研讨会的各项筹备工作进行了部署。研讨会开幕当天,潘世建副市长从北京市长培训班请假专程赶回来参加研讨会的开幕式并致词。国家农业部渔业局也对研讨会提出具体要求,并安排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办公室李彦亮副主任和樊祥国处长参加了会议。整个研讨会安排紧凑,组织有序,参会嘉宾都对厦门市政府和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办公室能够召开这样一个中华白海豚保护的专家盛会表示满意和感谢。

  四是宣传报道及时。为了做好此次研讨会的宣传报道,3月13日,该市政府阮耀国副秘书长主持召开了“中国厦门中华白海豚国际研讨会新闻通报会”,该局郑茂是副局长作了重点发言,对研讨会的宣传报道工作进行了安排。该局相关处室、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负责人也接受了记者采访,各传媒先期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充分报道。在研讨会召开期间,来自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福建日报、科技日报、海峡导报、东南快报和福建电视台和厦门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给予了宣传报道,从而扩大了此次中华白海豚国际研讨会社会影响,达到预期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