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全力重建黄金“海洋牧场”
为改善近海渔业生态环境,恢复近海渔业资源,多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利用生物群落、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化,展开了大规模的资源修复行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该市就进行人工增殖放流,特别是2003 年以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扩大放流品种,增加了放流数量,已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放流中国对虾、海蜇、海参、牙鲆等水产苗种超过10亿尾(只),数量居全省县级首位。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增殖放流,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效果开始显现,经济效益也日渐明显。据了解,增殖放流的综合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 :20左右,仅增殖放流一项可每年增收近亿元。
与此同时,该市还利用66艘报废渔船建造鱼礁100 多亩、6 万多空方,并在苏山岛周边水域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区,在天鹅湖建立海参资源修复区,在成山头建设水产野生动物保护区,全力重建黄金海洋牧场。目前全市渔业正快步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轨道,预计全年渔业收入可达到300多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县级渔业“头羊”地位。